从码头下船到饭店 山东烟台出名海货爬虾涨价七倍

来源:高少帅   发布时间:2013-07-03 10:19:56 

记者 高少帅 摄影报道

昨日正式开海,了三个月之久的渔民们终于可以敞开撒网。对批发商贩和市民来说,开海有着诸多利好。除了有更多的海鲜种类可选,价格的回落同样令人期待。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开海以来,海鲜整体价格便宜两元左右。

烟台芝罘区北海街道办事处西口村的西口码头一直是很多海鲜批发商的首选,西口码头海鲜名气大,尤其是琵琶虾。一位老渔民说,西口码头以琵琶虾、杂鱼为主,整个码头有200多艘渔船,每日海鲜批发量至少在两万斤左右。而这些海鲜,从码头到被市民端上餐桌,则要经过渔民、批发商和零售商至少3个环节,20个小时左右,爬虾和黄花鱼的价格也基本翻了两至三倍,如果到了一些大中型酒店,价格则更高。

渔民一年干活三个月

一天只赚400元

13:05,渔船还没回来,西口码头已经聚集了30多个商户。批发商们都在整理着所谓的五宝塑料盆用来收海货,网兜可以控水,电子秤称重量,保鲜箱用于储藏,冰块用来保鲜。批发商贩张师傅说,五宝是收购海货必备的工具。

船来了!14点多,一艘渔船挂着国旗缓缓驶向码头,10多个批发商一拥而上。 爬虾、巴蛸、管蛸有货,螃蟹基本没有,一共逮了两只。渔船主老陈的船刚靠到码头,就开始大声吆喝起来。记者看到,在老陈的船上,有十多个塑料筐,全是小鱼仔。这些都不值钱,一毛钱一斤,两千斤才200块钱,都是给养殖户当饲料用。将十多个乘鱼仔的塑料筐搬上船后,老陈又与另外两位渔民将管蛸、爬虾等值钱的海鲜陆续搬上岸。

此时,一个批发商贩将电子秤摆上,开始称重。40斤笔管蛸,20斤爬虾,巴蛸20斤,黄花鱼10斤……商贩一边喊,老陈一边记,所有称完后,开始算账。所有的加起来1800块钱,纯利润也就400来块钱。老陈说,打渔的成本非常高,一般出去一趟油钱就得1000多块,加上雇的人员工资每天400元,剩下纯利润就很少了。

老陈是西口村村民,从事打渔行业已有30多个年头,大大小小的船已经换过3艘,对于打渔行业的利润,他说非常一般正常情况下晚上两点出海,早晨4点半下网,第二天下午两点左右回来,这一天下来除去成本,也就剩几百块钱。老陈说,更重要的是一年干不了几个月,9月、10月、11月还行,其他时间没法捕鱼。

批发商货少价高

钱都让饭店赚去了

记者中午赶到西口码头时,批发商贩朱文范在一辆小货车下吃中午饭。朱文范说,他联系了5艘船,每天定点接货,现在最早的一艘也要下午两点多到,所有货接完得四五点。

在朱文范的货车里,十多个保温箱和五六个塑料筐,每个保温箱里都有冰块。塑料筐主要是筛选爬虾,保温箱加冰后能保持鱼的新鲜度。

2点20分,朱文范联系的渔船靠岸,对海鲜过完称后,开始协商价格。爬虾5元、小黄花5元,偏口鱼6块,巴蛸8块……今天的接货价,比昨天平均能便宜2元左右。朱文范说,开海后,打渔的船增多,供货量相对能充足些,价格自然能便宜下来。

结完帐,老朱开始对海鲜归类。爬虾一般按大小分开,到了市场上价格有差异。老朱将所有海鲜搬上车后,打开供氧器,等待下一艘船到岸。

今年的货特别少,价格还高,不好干。朱文范告诉记者,按目前情况看,一天顶多能接400多斤货,往年一天光爬虾就能收200多斤。

记者了解到,朱文范的海鲜全部到环海农贸市场批发给摊贩,凌晨一点多赶到市场,到早晨六七点钟基本放完货。从下船到市场,一斤海鲜平均起来顶多能加两元钱。朱文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爬虾很容易掉秤,一斤掉一两很正常,此外,每天冰块、油钱就得一百多块钱,再加上农贸市场的各种税钱,一天下来剩下的也就几百块钱了,钱都让饭店挣去了。

零售商比下船价格翻一番

一天挣不到200元

批发商贩的海鲜到市场后,零售商们开始忙活起来。下午4点半,市区文化路农贸市场上10多个海鲜摊位的零售商都在给海鲜给氧、换水。

在市场转了一圈,记者看到,小黄花鱼卖到10元一斤,爬虾每斤10块钱,巴蛸15元左右,螃蟹多以养殖为主,市场上有零星的海蟹,每斤零售价在30至50元。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从下船到市场零售,价格基本翻了一倍。

今天刚开海,市民大都买爬虾和鱼类,这样更新鲜。卖海鲜多年的刘利群告诉记者,因为中间要经过批发商的环节,所以价格要高一些。

市场管理费、水电费、摊位费等,这些成本都要分摊到鱼价上。刘利群说,除去成本,一天下来也挣不到200块钱。

饭店:爬虾和黄花鱼价格翻了三四倍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