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受持续台风等影响,山东省增殖海蜇回捕旺汛已过,参捕渔船已大幅减少,只有少量渔船坚持生产,目前一般单船日产100千克~200千克,好的只有300千克。海蜇市场价格基本与去年价格持平,一般每千克12元,但个别地区价格较高,如日照达每千克23元。
据统计,截至8月6日,山东累计投入海蜇回捕渔船2937艘,回捕海蜇总产量12097.5吨,创产值1656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3%和18.1%。
受沙蜇、浒苔、强台风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山东南部海蜇实际回捕生产明显不如去年。截至目前,仅回捕海蜇5214吨,同比减产11.6%,创产值8118.3万元,同比增长8.1%,其中威海产量最高,共回捕2984吨。
渤海未受沙蜇、浒苔影响,开捕稍早,海蜇利用率较高,回捕情况尚可,大部分地市海蜇回捕产量高于去年同期,渤海渔场共回捕海蜇6883.5吨,创产值8441.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9.5%和29.6%。但台风过后,海蜇资源明显减少,目前只有少量渔船在莱州湾西北水域与河北渔船混合作业,单船日产不足千斤,渔船捕捞积极性下降。
全省海蜇整体产情与开捕前资源预期差距较大,据分析,一是台风肆虐加剧了海蜇资源波动,同时也影响了渔船正常作业,加快了渔期结束。二是沙蜇和浒苔泛滥,导致渔船出海作业受到较大限制,海蜇回捕效率不高,沿海多个地市反映今年海区内沙蜇数量较多,渔船无法下网,渔船只能用捞子打捞,影响了海蜇的回捕产量,致使海蜇减产。预期随着水温下降,浒苔死亡沉降,海蜇生产还可持续一段时间,产量可能有所增加。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