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中日韩合作 青岛渐行渐近开启经贸新布局
青岛,与日韩隔海相望的城市,如同一个舞台,浓缩了中国与日韩经贸往来的许多重要章节。青岛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日韩开展经贸交流的中国城市。目前,日本和韩国分别为青岛市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辽阔的大海赋予了青岛兼收并蓄、和荣共生的对外开放基因。在中日韩自贸区即将启动谈判的历史机遇下,按照温家宝总理倡议的“建立山东半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要求,青岛作为示范城市已经行动。今年年初,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专程赴商务部拜访陈德铭部长,恳请商务部支持青岛利用自身优势,承接中日韩自贸区协定有关活动等。
城市合作让交往更紧密
“青岛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物流便捷,基础设施完善,是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此次张新起市长访韩是深化青岛对韩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举措,相信今后青岛市与韩国的合作将取得更丰厚的成果。”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周长亭对青岛市的访问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韩国釜山,这座韩国第一大的港口城市与青岛在“区港合作”方面最先“情定”。
在对日本下关市、京都市、川崎市以及韩国仁川市、大邱等市的访问,同样结出硕果。青岛代表团向日韩地方城市介绍了国家、山东省对率先启动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中日、中韩创新产业园的支持政策,签署多项协议,地方合作,开启了青岛与日韩城市在经贸、文化、旅游、体育等多个领域更高更新的合作水平。
产业互动让合作更提升
在日本福冈,青岛市代表团考察了世界著名的研发生产机器人和超级环保机电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安川电机株式会社,参观了企业研发生产的机器人、节能电动机等高科技产品,向企业介绍了青岛正在着力推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科技等产业以及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发展方向,同时欢迎安川电机等日本先进制造业企业在青投资设立生产销售基地和研发中心,与青岛加强生产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的信息、技术交流等多领域的合作交流。在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川崎,双方在港口建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业建筑开发利用合作等领域找到了更多契合点。在服务业合作上,青岛代表团此行收获颇丰。在东京,青岛开发区、众地集团与日本连锁巨头7—11成功牵手,将在青岛开展店铺业务。这一项目对提高相关区域农民收入和扩大就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积蓄,青岛与日韩的经贸合作无论是范围还是层次水平都发生了质的飞跃。”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说,如果说过去的青岛需要的是数量的积累,那么现在的青岛更需要的是质量的提升。
访问期间,代表团还考察了日本下关唐户大型水产品市场、川崎广场商务综合体和川崎港、韩国釜山思潮集团冷链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目前,青岛正按照商务部加快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部署,规划建设中国北方国际海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面向东北亚、辐射胶东半岛和中国内地等市场,以海洋产品为主要对象,集采购交易、冷链物流、远洋捕捞服务、加工配送、信息集成、食品追溯和安全检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水产品贸易平台。
创新模式让领域更拓宽
“青岛已经为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建设贡献了力量,积极主动地承办中日韩自贸区的各种论坛,而且,这样的努力在今后还会继续。”
足以见得,在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青岛作为地方城市的份量。
早在今年年初,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与青岛市商务局就中日韩合作青岛论坛活动制定了时间表,分别于
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青岛市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山东半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就全面加强与日韩经贸合作进行了部署,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10个方面重点合作、打造3个合作平台,在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中日、中韩两个创新产业园,分别在五市建设日韩工业园。与京都、川崎、下关和釜山、仁川、大邱等城市保持沟通,研究和探讨深化合作的领域和方式。同时,争取与更多日韩城市建立经济合作关系。
青岛,一个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的城市范本正步履坚实的走来,以世界眼光建立国际标准的营商环境,一个创新开放的产业高地,正在开启青日韩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