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凌晨,上海历史上首次发出红色预警,强台风“海葵”横扫申城,全市出现8—10级大风,并普降大到特大暴雨。风雨危急,全市近400条段马路积水,1000余户民居进水,30000余棵树木倒伏……武警上海总队严密部署5000余名官兵全力迎战台风“海葵”,处置各类突发险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8日,5时35分,一辆满载纸板的卡车行驶到南浦大桥桥面时,突然被大风吹倒,卡车侧翻在桥面中央,满车箱纸板瞬间散落覆盖在桥面上,桥面交通当即陷入停滞。担负大桥守卫任务的一支队九中队官兵当场通过监控发现这一险情后,立即上报大桥管理所,并火速出动20名武警官兵,组成抢险突击队,在桥面拥堵无法通车的情况下,官兵们通过大桥一侧步行带,徒步急行军,于5时40分赶至事发桥段。此时,暴风雨中,堵在桥面上的驾车者不明情况,催促的鸣笛声不断,一些群众不知所措,正打算弃车离去。突击队员分为两组,迅速清理桥面散落杂物,抢通道路,同时安抚群众,指挥车辆有序通行。经过1个小时的紧张抢通,桥面道路交通恢复正常。行动中,武警官兵救助受伤驾驶员2名,安抚弃车群众6名,疏导车辆70余部,运送清理纸板杂物4车次。
8日16时,在黄浦区陕南邨居民小区内,一棵10吨左右、约4层楼高的古树被狂风吹歪,一旦倒向旁边居民楼,后果不堪设想。一支队接到抢险命令后,火速派出20名官兵组成抢险突击队。到达现场后,他们迅速划定危险区域,并专门安排人员进行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同时,加强与在现场指挥人员沟通,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由于风力过大,特种车辆无法进入区域作业,官兵们用数十根钢管对大树四周进行加固支撑, 在狂风暴雨中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险情化解,保证了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在这次暴雨中,总队官兵共参与处置倒树16起,共计100余棵。
险情接踵而至,9日凌晨3时许,嘉定区万达广场地下车库发生渗水。接到抢险命令后,总队迅速调集120名官兵,携带铁镐、沙袋、救生衣,于15分钟后赶到现场抢险。此时2000平米的地库水深达1米左右。在排水专家的指导下,武警官兵手拉手寻找泉眼,疏通下水井,添堵沙袋,抽取积水,经过6个小时全力救援,一处重大险情化险为夷。
灾情面前,哪里有群众呼求,哪里就有武警官兵的身影。在虹桥机场、浦东机场、上海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大批乘客滞留,武警官兵昼夜守护帮助出行群众,维护机场秩序。8日、9日两天,武警官兵共出动兵力200余人次, 救护摔伤群众16名,帮助滞留乘客500多名,搬运行李物品2000余件。
为打好迎战台风任务的主动仗,武警上海总队未雨绸缪,提前梳理了全市142处快速路下立交、地面道路下立交和铁路涵洞,14条隧道,以及103处易积水路段信息。共调集3个梯队,5000名机动兵力,20艘冲锋舟,200件救生衣,500副手套和窨井盖拉钩,3.4万余件抢险救灾器材。他们于7日成立基指、2个前指和5个前进指挥组,10个支队按照对口支持工作机制,与对应区县建立防汛联动机制,使抢险救灾突击队遍布上海所有区县。抢险救灾突击队员时刻准备执行转移疏散人员、抢运转移重要物资、抢通道路和加强重要目标警戒等任务。同时,他们开通视频指挥系统,加强作战勤务、通信和机要值班,确保指挥顺畅。与市防汛指挥部、市气象局进行不间断的信息沟通,随时掌握“海葵”的最新动态,并对车辆、船艇、通信、应急照明等装备器材进行检修、维护,确保卫勤、食宿和抢险救灾器材等准备就绪,保障部队遂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需要。他们对部队所有营房、在建工程、执勤岗楼、出租房屋、广告牌、电线、树木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内部和执勤目标安全。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