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把握蓝黄机遇 拉开五年追赶超越大框架

来源:滨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16:41 

今年2月初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滨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黄蓝”两区开发的历史机遇,把追赶超越作为工作要求、检验标准,提出了“实现六个翻番,再造一个新滨州”的宏伟目标。

围绕这一令人振奋的美好远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外需疲软与内需收缩双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不断鼓舞士气、激发干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及时出台保增长和扩内需的各项措施,全市经济运行平稳,呈现出稳中趋缓,缓中有进的运行态势。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05.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2%,高于全省增幅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六个翻番”体现了区域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勾画出滨州的宏伟蓝图

“六个翻番”的提出顺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区域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应该说,滨州当前最大的发展机遇是“黄蓝”两区战略的叠加实施,最强的竞争优势是待开发的未利用土地比较丰富,最可期待的突破点、增长点是在北部沿海。尽快实现北部沿海从战略后方向发展前沿的华丽转身,推动滨州发展格局从“背靠大海”向“面向大海”战略转变,使北部沿海尽快形成全市新的战略增长极,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战略目标作支撑。

因此,市第八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到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值‘六个翻番’,人均水平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再造一个新滨州!”

这一目标是经过科学测算提出的,有着充分的依据。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2011年全市上述六项指标分别是2005年的2.7(现价)倍、4.1倍、2.2倍、2.3倍、3.4倍、3.0倍,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8.2%26.4%14.0%14.8%22.6%20.0%,均高于或远高于12.25%,也均高于年初既定目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果按照2006年以来的增速来推断,2016年跨入全省先进行列是可以实现的。

即将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六个翻番”,并不是简单的数字翻番,而是在“五个更加”、“三个同步”基础上的科学增长,就是把实力更加雄厚作为主要标志,生态更加优美作为主打品牌,城乡更加协调作为基本标准,文化更加繁荣作为重要内容,人民更加幸福作为根本目的,全面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努力实现总量规模与质量效益同步提高、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增强、富民与强市同步推进。

数据显示,滨州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体现了“五个更加”、“三个同步”的标准。从生产状况看,工农业生产总体运行平稳,服务业主要指标发展逐步提高;从需求结构看,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内需平稳运行,进出口下降趋势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从质量和效益情况看,财税稳步增长,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居民收入较快提高;从发展环境和基础看,经济环境逐步优化,基础日趋稳固。

“六个翻番”目标引领下将实现在更大基数、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上的增速

实现“六个翻番”目标,意味着2016年全市GDP将达到31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3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388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33亿元,进出口总值达到102亿美元。

这组数字所体现的是市委、市政府对未来五年滨州加快追赶超越的信心与胆识。不可否认,基础设施的滞后成为长期制约滨州崛起的主要因素,滨州的工业总量还较小,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但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滨州在发展,兄弟市也在发展,实现“六个翻番”目标的增速应该是更大基数、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上的增速。

在“黄蓝”两区开发建设的大背景下,滨州市提出了实施“县域经济统筹发展战略”,通过实施“飞地政策”、产业转移、设施共建等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在加强合作、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协调发展中迈向一个新水平。同时,按照“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大三产”的思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高举“工业兴市”旗帜,构筑高效生态经济体系,增强区域后发优势,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4.1亿元,增长5.2%,增幅居全省第2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高于全省平均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50.6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4.87%,占GDP比重较年初提高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人均水平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六个翻番”关系到每一个滨州人的幸福指数

实现“‘六个翻番’,人均水平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再造一个新滨州!”的宏伟目标,关系到每一个滨州人的幸福指数,也激励着每一个滨州人加快追赶超越的步伐。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向阳曾多次说过:“我们加快追赶超越, 必须以发展坐标着眼‘黄蓝’两区、着眼全省、着眼环渤海‘三个着眼’的思想境界谋划发展,以经济指标高于去年水平、高于‘十二五’平均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个高于’的工作标准推动发展。”

而加速发展,目的是什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定地回答是:“让全市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民生工作水平向发达地区看齐,争取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滨州市计划每年把新增财力的80%以上集中用于民生事业上,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滨州市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等。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凡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坚持及时抓、抓及时,凡涉及民生的普惠性政策,都要坚持广覆盖、快覆盖,凡涉及部分群众利益的敏感性问题,都要坚持讲公平、顺民意,凡涉及民生的重点工程,都要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一贯倡导和要求。

思路决定出路。今年上半年,滨州市公共财政收入预算收入一直保持在18%左右的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呈现出稳定性和连续性。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了13.8%,涉及民生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和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28.1%31.3%40.8%14.5%

而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则直接体现了滨州老百姓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同时也表明了城乡居民从实现“六个翻番”的过程中分享到了更多的果实。上半年,滨州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708.6元,增长19%,增幅位居全省第4位。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948元,增长24.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位。

随着“两区”开发向纵深推进,实现“六个翻番”的愿景将会让滨州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真正做到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从而为建设生态、美丽、幸福的新滨州而奋斗。(李伟伟 刘玉俊)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