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海县宁蚶养殖户推倒塘坝方便渔船“入港”避台风海葵
昨天下午3点左右,记者赶到位于宁海县一市镇白岐村的双盘码头时,渔民们正在当地边防战士的帮助下,将渔船拖往指定区域。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海葵”登陆地点最大可能是在三门湾一带沿海。宁海县一市镇的白岐村正好处于三门湾的前哨地带。记者了解到,除了已经安排停靠在胡陈港的22艘外海捕捞渔船外,当地还有10艘以捕捞小海鲜为主的近海捕捞船。
为了保证这些渔民、渔船的安全,当地有关部门落实专人现场指挥和监督,确保不让一艘渔船呆在海上。
小竹筏的渔民自救成功
昨天下午3点多,双盘码头又一度出现险情。当时码头上风已经很大,记者在岸边站着也被风吹得摇晃起来。码头前的海面上,老远就看见有一个小竹筏载着两人向停泊在50米开外的一艘孤零零的小渔船划去。由于风急雨大,小竹筏非但没法靠近小渔船,反而被风越吹越远,情况十分危险……岸边正在组织渔船进港避风的一市镇干部和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发现险情后,一边用话筒喊话提醒小竹筏上的人不要慌乱,一边马上组织一艘刚进港的渔船前去救援。幸好,在岸上人员的协助下,小竹筏的渔民终于有惊无险地自救成功。
上岸后,小竹筏上的两人告诉记者,他们是一对夫妻,是附近村的渔民,码头外停靠的小渔船是他们的唯一一艘渔船。“原本中午就想把船开进避风港去的,但到码头时,正处于涨潮中,就想等到退潮后再去开船。”这位姓叶的渔民坦言,没想到风雨越来越大,两夫妻心疼这价值6万多元的财产,决定铤而走险,撑着小竹筏顶着风浪冒险下海。
当风雨稍小时,边防官兵们为他们提供救生衣,在大家齐心协力下,这艘小渔船被拖进了避风港。
23个蚶塘连成避风“港湾”
“为了让这些渔船有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村里20余户蚶民全部腾出了蚶塘!”白岐村党支部书记卢余井告诉记者,“这些蚶民不顾自身损失,二话不说,积极配合防台抗台工作,真是让人感动。”
记者了解到,这些蚶塘涉及23户宁蚶养殖户,总面积达30亩左右。原本各自为界,如今为了便于渔船“入港”,各个蚶塘之间的塘坝全部被推倒,养殖户的损失不言而喻。然而,面对台风的袭击,大家表现得异常豁达。已从事10多年宁蚶养殖的周师傅憨厚地说:“大伙都在抗台,这点损失算不了什么,渔民之间相互帮忙,本来就是应该的。”昨天下午5点,这10艘近海捕捞船已全部“入港”,为防止因风浪大而引起的相互碰撞,停泊在蚶塘里的各艘船只之间还保持了相应的距离。昨晚10点,记者联系宁海一市镇党委副书记储根荣时,他正带着巡逻队在蛇蟠涂海塘附近渔塘巡查,他说,这是因为担忧部分养殖户担心渔塘受损严重,会冒着生命危险出海,这是绝对不能发生的事情。
记者 王景波 朱志莹 发自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