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科技积极参与我国“海底观测网络”建设
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海上活动日益频繁,快速、实时、动态、可靠的海洋环境信息保障尤为重要。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将为促进海洋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灾害监测、海上生产作业和海洋军事等活动提供更好的技术设备和信息平台,为合理开发蓝色国土和振兴海洋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罗勇表示,借助先进的光纤通信技术和海底光电复合缆应用技术,利用海底光电复合缆构建水下网络系统,保证长期稳定可靠的高压输能、远距离通信,满足高灵敏、多参数传感探测及原位校正,实现海量观测数据实时获取和管理,连续工作寿命达20~25年。
国际同类系统建成后,科学家们可以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实时进行海上原位观测和科学试验,对某一特定海区进行气象、赤潮、风暴潮预报;先进的区域性实时地球监测网甚至可以对海上地震、海啸预警预报,拯救沿海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观看神秘海底世界、已知未知生物生存的实况转播。
中天科技已经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开展海底观测示范网络的建设,并探索了一整套海底网络的铺设、维护、诊断、安全保障和应急维修技术措施,解决建设部门的后顾之忧。
本次论坛吸引了海洋环境监测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相关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出席。其中有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深圳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中船重工第七0二研究所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浙江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燕山大学、厦门大学等代表。
中天科技积极推进我国“海底观测网络”建设的做法成为本次论坛凸显的热点话题。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作者:专网事业部)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