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达维”导致沈阳海鲜市场价格整体涨一两成
8月1日,国家防总已启动防汛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联袂来袭”的台风“苏拉”、“达维”正携强风暴雨逼近沿海地区。3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7时发布台风侵袭消息。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海河防总、天津市分别启动防汛Ⅰ、Ⅱ、Ⅳ级应急响应。4日,大连、营口等沿海地区传来暴雨消息,高速公路全线封闭。
供应:海鲜被隔6小时,深夜抵沈
“刚刚才回沈阳,腿在车上都坐麻了。”昨天晚上将近11点,长期从盖州贩运海鲜的刘新才到达沈阳。他告诉记者,早上他6点多从沈阳出发,刚开到大石桥高速公路口时被告知前方有桥坍塌,高速已经封闭,车辆需离开。于是他改走国道。抵达盖州海边装完海鲜后,他发现远处的人都站在平房上了,正在等待亲属用橡皮筏救援。这时,他赶紧跳上车往沈阳开,但盖州海边通往市里的桥有一个塌了,另外两个听说因上游水库放水等原因而暂时无法通行。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下午,将近6个小时,无奈,刘新只有绕道开回沈阳,原本3个小时的路程开了5个多小时。刘新说几个订单都因为货物不能如期到达而取消,当天沈阳的海鲜供应因为同样的状况会出现同样问题,尽管事先不少海鲜商人做出准备,但是大雨有些让人出乎意料。
海鲜市场:整体上浮,价格涨一两成
来到皇姑区长江街北行海鲜市场、塔湾市场,各业户销售的海鲜价格已经上涨。扇贝原来13元/斤,现在15元/斤,花蛤、毛蚶子、白蚬子等贝类都是5-8元/斤,现在最贵的13元/斤,小鲍鱼原来5-10元/只,同样大小的现在10元以上。虾爬子和螃蟹数量较少,价格在40-50元/斤。
皇姑区北行一位销售海鲜的常先生说,海鲜逢雨必涨、逢节必涨,每次在10%左右,无论是否真正发生影响。目前除了大部分海域还处于海洋夏季休渔期间,渔民不出海捕鱼,所以纵使有台风,也对捕捞业没有影响。现在沈阳市场上的海洋主要是近海区域养殖供应,但此次运输阻碍确实发生影响,所以涨价必然。至于虾爬子和螃蟹数量较少,不是台风造成的,而是盛产季节已经过去,得等到秋天粮食成熟时才能迎接另一个盛产高峰期。
饭店:担心货源紧缺提前备货
记者随后走访了一些海鲜饭店,不过,暂时还感觉不到饭店价格上扬,只是个别品种价格做了上调。“扇贝原来13元/斤,现在15元/斤,涨了两元钱;而花蛤、毛蚶子、白蚬子等贝类最贵的13元/斤。这些品种我们涨了价。”皇姑区一家海鲜饭店老板说。
皇姑区泰山路附近的几家盖州小海鲜饭店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他们饭店海鲜的种类少了不少,主要是价格涨了,不得不减少品种。另一家海鲜店老板常先生说,“这些天准备多上些货,以后,我估计海鲜价格还会上涨的”。
“别聊天了,赶紧到海鲜市场买120斤扇贝。”记者正和常先生聊天时,一位手里拿着长长购物单的男子,催促常先生跟他一起去上货。常先生说,这是饭店的采购员,他家平时每日也就能用20-30斤扇贝,这是担心大雨让货源紧缺才提前备货。这也是为什么他拿着那么长购物单的原因。
记者 邓丽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