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把国防和军队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发布时间:2015-05-20 18:19:22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多次被国家有关部委、济南军区表彰为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双拥共建先进单位

我们港始建于1892年,是国家特大型港口、全国唯一的军商两用港、世界第七大港,现有员工24000多人。长期以来,我们与部队共拥一湾海水、同用一条航道,在思想、组织、工作、资源、文化和感情上不断融合,实现了军心与民心相聚、战斗力与生产力同增,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共赢发展的新路子。

百年海港,百年沧桑。青岛港人永远不会忘记:当年的青岛港,洋人霸占码头,洋船横行海上,皮鞭抽打在工人身上;新中国成立以后,港口迎来了新生,工人挺起了胸膛。青岛港人深深懂得:国无防不立、民无军不安,港口要发展、军队是后盾。青岛港人衷心期盼:国家繁荣昌盛、军队威武强大。

青岛港与人民军队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青岛解放后,我们港由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1984年,济南军区在我们港设立驻青岛航务军代处。2009年,中央军委正式批准我们港为军事运输口岸。几十年的交往,使我们与部队的关系更加密切,与官兵的感情更加深厚;几十年的合作,不仅带动了港口的繁荣发展,也使我们加深了对国防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我们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摆正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青岛港应该在国防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经过一番思考和探索,我们逐步找准了自己的定位:青岛港是国有企业,就要当好共和国的长子、祖国母亲的孝子,就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把军队的事当作大事。

军民融合首要的是思想融合。我们把精忠报国的企业文化融入骨子,把拥军爱国的思想观念嵌入头脑。新员工进港上的第一堂课是学习港口被侵占的惨痛历史,参观的第一个场所是办公楼前的岳母刺字雕塑,培训的第一项技能是军交保障本领。从集团领导到普通员工,凝成这样一个共识:不管港口体制怎么改革,承担的国防义务始终不变;不管经营方式怎么转变,一切服务服从军事需要的原则始终不变;不管运输组织方式怎么发展,军事运输的指令性地位始终不变。

我们港每天有150多艘船舶进出,每秒钟有10多吨货物吞吐。但无论工作多忙、任务多重,只要接到军事保障任务,港口都优先安排泊位、库场,挑选技术最过硬的员工,投入性能最先进的设备,不讲任何条件,不惜一切代价!

2009年4月,庆祝海军成立60周年活动在青岛举行,来自29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14个国家的21艘军舰、上万名中外海军官兵汇集青岛港。庆典活动需要港口停工停产、封港停航20多天,还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整修码头、改造道路、完善设施。有人算了一笔帐,停工停产将造成上亿元的经济损失,整修港口还需要投入2000多万元、动用数千名职工工作4个多月。当时,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航运业受到严重冲击,我们港也面临着巨大困难。在困难面前,青岛港人没有动摇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信念,坚持国威至上、军威至上,宁丢经济利益,不损国防利益,全港上下齐上阵,在最短时间内将老港区5个码头腾出4个,投入2000万元实施了10大类59个项目整治,帮助部队拆除库房21间,平整场地2000多平方米,清运建筑垃圾2000多万吨。全港职工还自觉学习外语、礼仪、军事等方面知识,人人擦亮窗口、人人展示形象、人人当好哨兵、人人争当使者,以一流的服务保障赢得了各国海军的一致赞誉。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拉夫里德上将赞叹:伟大的青岛港太壮观了!服务太热情、太周到了!我们的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上将动情地说:青岛港作出了具体的、特殊的贡献。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青岛港人以实际行动为祖国争了光,为军旗添了彩!

作为一个军商两用港口,我们始终把军交保障任务放在第一位完成,把军事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第一位考虑。2008年夏天,一批进口外贸商品正要进入港口卸载。这时,我们接到指令,需要向维和部队运送一大批军用物资。而时下,各个码头的泊位都已占满。是先卸载外贸商品,还是先发送军用物资,在利益取舍之间,青岛港人发出同一声音——军事任务优先。公司紧急抽调100多名职工、调度4艘货船,连续奋战两个昼夜,清理出了200多个货位,将这批军用物资按时装船出航。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许多职工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但当他们从电视上看到,远在海外的维和官兵领取到这批军用物资,在异国他乡顺利工作生活时,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为军服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们总是把部队急需当作自己的责任。得知海军赴亚丁湾护航编队长时间在海上执行任务,副食品补给遇到困难时,我们千方百计两次把副食品送到军舰上,受到护航官兵的交口称赞。

近年来,我们先后承担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北海舰队海上演练等重大军事活动保障任务,运输特殊军事物资10余批次、军事援助物资8批160多吨、军用油料38批14万多吨,全部快速优质地完成任务,得到了部队首长和官兵的一致认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军交运输保障能力,我们把军交基础设施建设与港口建设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展开,累计投资上亿元升级改造大型军用运输船舶停靠码头、扩建整修符合现代军事运输需要的港区道路,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集视频监控、电子海图、卫星云图等8大功能为一体的战时运输调度指挥中心。我们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组建港口抢修、装卸保障、网络通信、反恐处突、医疗救护等13支上千人的民兵专业保障分队,定期开展安保、通讯和警务保障演练。我们针对军交运输保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广泛开展争创工人先锋号劳动竞赛,练出1500多项绝活,每年创出上千项生产记录,增强了军交运输保障效能。

2007年1月15日,我们接到指令,有一批数百吨的导弹急需倒装到海军某新型登陆舰。由于导弹尺寸过大,给装载任务带来很大困难。能不能及时、准确、安全地完成倒装任务,是对我们保障能力的一次实际检验。我们迅速组织人员腾挪码头泊位、改装拖车吊具、开辟专用通道、加强安全监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仅用4个小时就完成了倒装作业。同年11月,港口民兵输油管线保障分队迎接总参检验考评,管道焊接、移动照明、磁压堵漏、盲眼拆装等专业项目表演技惊全场。去年,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到集团视察时,对我们的军交运输保障能力给予充分肯定。

青岛港倾力部队建设,换来了部队官兵对港口生产的支持。组织码头建设时,官兵义务填海;海底电缆出现故障时,官兵第一时间抢修;铁路装车线紧张时,部队腾出铁路专线。部队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也日益融入港口建设,成为企业繁荣发展的精神引擎。如今,爱党、爱国、爱军、爱港深入人心,学政治、学业务、学技术、学文化、学实践蔚成风气,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成为每名员工的精神追求。近年来,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连续5年蝉联中国企业效益200佳,集团党委被授予全国基层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港口全面建设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深切感到,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一条富国、强军、兴港的科学之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不断开创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