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市场上冰鲜子梅鱼身价直追小黄鱼
记者 林娜
在大多数市民的印象中,黄鱼的身价一般比子梅鱼高,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却发现,这个夏天菜市场上子梅鱼可谓“奇货可居”,身价已经追上了小黄鱼。而黄鱼市场上便宜的只要25元一斤,贵的要200多元一斤,价格怎一个悬殊了得?
“没想到现在子梅鱼和黄鱼的价格都差不多了。”在新城农贸市场的一家鱼摊前,市民黄小姐正在挑鱼,她告诉记者,现在一两多的子梅鱼售价要60元一斤,差不多规格的小黄鱼也只要60元一斤,想来想去,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小黄鱼。
记者从农贸市场了解到,目前冰鲜子梅鱼的售价与禁渔期前相比翻了一倍多,跟去年同期相比也上涨了20%左右,经营户张女士翻动了摊前仅剩的两条子梅鱼对记者说,现在批发市场上子梅鱼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不少,货都进不到,今天卖得只剩两条了。
市区锦绣农贸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子梅鱼目前没有养殖的,市场上的冰鲜子梅鱼都是野生的,今年进入禁渔期后,批发市场上的子梅鱼特别少,批发价格同比也上涨了15%。
子梅鱼价格高,而记者发现的另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市场上黄鱼的价格有点乱。记者走访了多个鱼摊,条重一两左右的黄鱼价格为60元一斤,条重二两左右的黄鱼价格为90元一斤,差不多价格的黄鱼,有的经营户称自己的黄鱼是野生的,而有的经营户表示自家的黄鱼是深海养殖的。条重四两左右的黄鱼卖到200多元一斤,有摊主表示自家的黄鱼是野生的,与几十元一斤的黄鱼是有差别的;而在另一家鱼摊,记者看到几条黄鱼,眼睛挺亮的,新鲜度不错,一条都有半斤左右重,摊主称该黄鱼是人工养殖的,只要25元一斤。
■学一招吧
买黄鱼如何辨别野生和养殖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买黄鱼要学会仔细辨别,一般休渔期野生黄鱼比较少,人工养殖黄鱼与野生大黄鱼在外形和口感上相差很大。从外观上看野生大黄鱼体色更黄、鱼嘴更红艳、鱼体更修长苗条、肚小,因为生存环境的关系,野生黄鱼的嘴巴、眼圈会显得大一些,鳞片粗大,肉质排列也相对比较紧密,吃起来“有嚼头”,口味鲜美。而人工养殖大黄鱼由于生活在网箱里比较悠闲,缺少锻炼,体形较肥,鱼肚较鼓胀,肤色暗黄或灰白,鱼唇颜色淡。另外,野生大黄鱼的鳍一般干净而完整,鳍形较长,而且从海里捕捞上来时,由于气压减低引起鱼鳔爆破而毙命,不大有痛苦挣扎过程。身上的鱼鳞、鱼鳍不会留下充血的痕迹。那些鳍看上去有点红、有点破损,鳍形较短;鱼身上有红点、伤痕的,可以肯定是养殖的。因为人工养殖大黄鱼一般被关在网箱里养,在狭小的空间里游动时容易撞伤。目前有些深海养殖大黄鱼和野生的大黄鱼外表有些相似,但吃起来肉质有点松软,口味不如野生的纯正。
野生黄鱼也有大黄鱼和小黄鱼之分,他们之间并不仅仅以个头大小来区别,一般来说大黄鱼能长到50多公分,小黄鱼只能长到20多公分,也有顾客把个头小的大黄鱼当做小黄鱼,其实两者的主要区别在尾巴、鳞片和上下颌,小黄鱼尾短粗,鳞片大,大黄鱼尾细长,鳞片略小。大黄鱼的下颌稍微有点突出,而小黄鱼的上、下颌基本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