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阳:海蜇都被“浒”住了 产量减产三成多
“刚捞上来的莱州海蜇,特别鲜!”25日早晨,记者刚走进山东烟台红利市场,一位摊贩就向记者兜售鲜海蜇。他说,从前天鲜海蜇就开始出售了,都是从莱州湾运来的。伏季休渔期间,吃惯了海鲜的烟台人已多日没“沾腥”,海蜇一上市马上就受到热捧。24日,他一个摊位就卖掉了数百斤。
“大热天吃个凉拌海蜇感觉很美啊!”市民刘先生听说鲜海蜇开始卖了,赶紧来买。像刘先生这样赶来尝鲜的市民不在少数。记者随后走访了环海路市场等多个水产品市场,发现几乎每个摊位都将新鲜海蜇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渔民
只能用手捞网捞累得要命产量还少
“你看这网,都快成绿色的了,哪还能网得着海蜇呀!”
“看着这么多海蜇不能捞,真着急呀。我们现在都用手捞网一个一个地捞,胳膊累得抬不起来不说,忙活一天也就三五百斤。”不仅老孙,几乎海阳市所有捕捞海蜇的渔民都碰到了这样的难题。老孙告诉记者,如果用专用网具,一天最多能捕捞三五千斤,而现在的产量只有正常作业方式的十分之一。老孙所说的手捞网形状类似于厨房常用的笊篱,每次只能捞起很少的海蜇。
□统计
海蜇今年长势好可惜浒苔来踢场
据渔业部门介绍,自
南部丁字湾海域由于今年海区内沙蜇和浒苔数量较多,致使海蜇捕捞产量明显低于去年。海阳市海蜇产量410吨,同比减少36.9%。其中,单船平均日产640斤,平均规格为12斤/只。
从数字中可以看出,海阳是海蜇的主产地,虽然减产,但产量依然接近莱州的五倍,而且海蜇的平均个头也比莱州的大。但是,同样的捕捞条件,莱州平均一条船一天能捞到1100斤,而海阳却只有640斤。
“其实今年海阳周边海蜇的长势良好。”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增殖科科长王四杰告诉记者,他们在山东省海域放流了大量的海蜇苗种,今年长势很好,可是浒苔造成了减产。
质优量大怎奈浒苔遍布,无处下网渔民只能一个一个捞
□原因
三因素让海阳成了浒苔重灾区
“听说青岛的海水浴场都变成大草原啦?”“为什么烟台只有海阳受到浒苔的影响最大?”不少市民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虽然浒苔每年的路径都不完全相同,但基本方向是一样的,这主要是由地理位置、风向和海流决定的。”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预报中心主任高松揭开了这个谜底。浒苔是从江苏连云港的外海生成并漂移北上。夏季主要刮南风和东南风,海流是东北方向,这样浒苔就会向黄海沿线飘去。青岛和烟台的海阳市都处于黄海地区,自然就成了浒苔的重灾区。
而青岛的地理位置在海阳市的偏南方向,并且还有个小小的“触手”伸到黄海,这就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屏障挡住了相当一部分浒苔,这也就是青岛浒苔多而海阳市浒苔相对较少的原因。而烟台的其他地市主要处于渤海区,浒苔很难抵达。
□预测
受天气影响,不排除增多的可能
“最近阴雨天气比较多,不利于浒苔的生长。”高松主任告诉记者,今年的浒苔比往年早来了三个周左右,密度比往年低。
“海阳的浒苔主要集中在海阳外海到千里岩之间,大约30公里到40公里的海域。目前不能排除突然大面积增长的可能。”据介绍,与青岛不同的是,海阳市的浒苔主要漂浮在海中,只有少量登陆。海阳市从
根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26日下午5点的预报,预计26日5时至29日5时绿潮主要向偏北方向漂移,未来三天将会有少量浒苔影响胶南市东侧、青岛市区团岛到崂山头、即墨市、海阳市沿岸部分近岸海域。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