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捕风捉影”的孙教员——随舰气象教员孙成志速写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8:21:53 

新华网消息(朱思楠、孙国强)喜欢“捕风捉影”的人,没人喜欢。可他是一个例外,老孙深受学员们的青睐。

老孙大名叫孙成志,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气象教研室副教授,今年四十有八。每天傍晚时分,在航行中的“郑和”舰上,不当更的官兵、学员正享受着饭后的一丝闲余时间。一个熟悉的身影,拿着相机也在围着后甲板放松自己,而他的放松,就是用相机对着不远处一个劲地拍。

他在拍什么?一开始,其他不知情的人都很不理解。有一次,大家顺着镜头的方向,向远方望去,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依旧是每天都能见到的海、天、云。后来得知,天空中奇形怪状的云才是老孙的目的所在。原来为了能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分辨出各种类型的云,老孙天天如此,饭后准能在甲板上看见手拿相机的他对着天空不停的拍。老孙听到大家议论他,笑着说到,“是啊,我天天这么‘捕风捉影’,就是为了让学员们能更加‘看清事实’啊。”

有一次,在教练海图室内,我看见了孙教员的身影,走上前去与他开玩笑说,“教员,在室内你可没有办法捕风捉影了吧?”围着的学员们捂着嘴笑了起来,一个学员说到,“这你可落伍了啊,教员的方法先进着呢。”

“其实,我不用出去也能知道很多信息,这是气象传真图接收机,那是气象云图接收机,都可以辅助我获取气象信息的。”这么一听,我才恍然大悟,还真不得不服孙教员的信息化手段“捕风捉影”。

记得驶入红海的那一天,下午2点,炙热的太阳烘烤着舰艇,还没走出隔离门,大家的汗珠就不断的往外冒。甲板上,伴随着舰艇的破浪声和海风的呼啸声,时不时可以听到“海面没有白浪花,海况不错”,“远处有那样的云,证明云下会有陆地”。循声望去,原来是老孙又在传递他的那套“捕风捉影”的方法呢。

老孙年轻时守过南沙,曾在俄罗斯留过学,多次随军舰出访,还曾经作为部队一个典型人物被报道过。这样的经历更让他觉得,不论外界有何评价,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干点实事。老孙说,这不是大话,不论从哪方面讲,作为一个受党培养教育多年的党员,关键时刻要能顶得上。

其实,如果不是执行这次环球航行任务,老孙已经在学校进行博士论文答辩了。当在征求个人意见的时候,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用他的话说,一个人没有私心是不可能的,但总得要有点牺牲精神。

作为一个随舰气象教员,老孙有两大主要任务。一个是气象教学,一个是气象保障。老师上课,解惑授业,本职工作,本无特别之处。可老孙的课就不一般。学员们说,孙教授的“捕风捉影”,不光是在现实中,就是在历史中也能看出与众不同的风云。

最近这段时间,老孙在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一篇论文,题目叫《从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看军事气象学应用》。在这篇文章里,老孙谈古论今,他认为在诸葛亮主持的5次气象战中,4次胜利,1次失败,从而得出的结论就是,“天气不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利用好它”。如今,这句话学员们早就耳熟能详。

其实,相比气象教学,做好气象保障,为航行指挥部门提供气象参考意见,更是老孙的“重头戏”。舰艇航行的气象保障,可不是一个轻松活,那是有风险的。100次预测,哪怕有1次预报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而作为气象预报者,压力可想而知。老孙从不担心因为预报不准确而影响了自己的声誉,而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研究气象信息上。

在穿越大西洋的航段上,“郑和”舰经过8个昼夜的连续“奔跑”,终于成功规避热带风暴“克莉斯”,顺利抵达北美东海岸。这次大西洋长途奔袭,“郑和”舰总共改变了3次航向,可以说与暴风擦肩而过。此次成功规避,得益于前后方专业气象预报人员超前、准确的气象预报。而老孙作为其中的一员,功不可没。

自从他上舰以来,从他手中学会“捕风捉影”的学员越来越多,平时找他交流心得的也越来越多,对此老孙是乐此不疲。直至今日,每天晚饭后,大家仍然能看到老孙拿着相机站在舰艇后甲板上,不知又对哪片云彩感兴趣呢。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