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南海问题而吵闹不停导致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不出会议公报的东盟外长会议刚刚结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人们知道,对解决南海纠纷,中国强调南海主权的同时,坚持走中国与相关国家一对一谈判的途径。
应该说,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南海争端,但双方的解决思路就不同。
表面看,中美解决南海纠纷是个形式方法问题,实质是反映了深层次症结。
南海问题一对一谈判有利于双方坐在一起,面对面地交谈。双方有何诉求,听得清清楚楚。中国坚持这种形式又因为各个声索国诉求的具体内容不一样,各个国家的国情、经济状况也不一样,一对一能最大限度地清楚双方矛盾的焦点,有利于促进双方矛盾的解决。
通过区域性框架解决当然也不是没有好处,但在复杂的背景下只能起营造声势作用,不能解决任何实质问题。南海主权,按中国目前摆出的史料,主权为中国所有。一旦中国不同意、不让步,即使多个国家通过区域性框架进行起哄,以什么多数国家决定,同样无济于事。而最近几次美插手东盟问题会议最终没有结果就是证明。
不难看出,支持区域性框架解决南海争端的有菲越等国家,而菲律宾尤为卖力。数次遭遇中国等国家的抵制无法得逞后,菲等国家公开求助美国撑腰,欲以世界最大的超级大国来迫中国就范。
那么,南海区域性框架如何设是一个问题。按照美国等国家的意愿,就是想借用已运行数十年的东盟协作组织。问题在于,通过东盟来解决南海争端既违背东盟成立的宗旨,偏离发展经济这个大方向,还有可能使东盟形成分裂。有分析人士认为,并非所有东盟国家都和中国在南海有领土争端,即便东盟有关声索国之间立场也并不一致,彼此之间也有矛盾。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日益成为本地区的经济中心,在本地区发挥引擎作用早已是事实,东盟包括菲律宾和越南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长远发展已经和中国经济息息相关。但随着美国高调介入亚太事务,部分国家对局势产生误判,这不仅给东盟和中国关系,甚至对东盟和美国关系以及中美关系都造成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人们知道,东盟近年的发展,与中国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1997年,还是中国敢于承担责任,帮助东盟各国战胜了困难。对这份情谊,东盟相关国家难以割舍。假若把解决南海争端问题强行列入东盟内容,既伤害了东盟各国之间的感情,还因此影响各国特别是中国与东盟经济上相关协作支持。在国家利益至上的今天,不少东盟国家对美菲等国提出的南海议题不感兴趣不是没有道理。
美国提出区域性框架解决南海争端,说到底是保持美国的话语权。
美国在南海没有领海,没有份额,这是众所周知之事。但美国近年提出重返亚洲战略以来,南海是重点。由于美菲签有《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将在“南海有事”时帮助菲律宾。显而易见,在中国强烈呼吁美国不要介入的情况下,美国还是耐不住寂寞把“腿插进来了”。前有越南的示威,后有美菲军演的夹逼。美国一会儿搞美菲联合军演,一会儿与过去宿敌越南搞军演,其军舰还挺进金兰湾,希拉里还罕见地走遍中国周边的13国,开创美政要访问的新记录。这一切,表明美国要在亚洲在南海保持领导优势。按希拉里国务卿
其实,南海问题不必美国操心。新中国成立60多年,南海一直处于风平浪静,美国提出南海自由航行问题根本不存在问题。中国与南海周边诸国会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矛盾,维护地区和平。美国硬要搞南海问题的区域性框架,非但不实际,只会增加南海诸国或东盟各国内部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