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日报社记者 李民雄 图/文) 宁德拥有878公里的海岸线。妈祖娘娘一直被沿海群众奉为海上保护神,宁德境内现存有天后宫70余座。蕉城区蕉南街道福山街东门外街尾的天后宫便属其中久负盛名的一座。蕉城天后宫地处繁华路段,每年妈祖诞辰日,虔诚的香客在这里集中,同赴莆田湄洲岛上的妈祖主庙祭拜,祭拜仪式结束后,会在天后宫举行闽剧、莆仙戏等表演。蕉城天后宫,也是台湾许多妈祖宫庙的分灵祖庙,每年都有数万各地信众前来参拜祈福,民俗文化交流十分活跃。
蕉城天后宫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咸丰元年重建大殿。坐东北朝西南,总体布局为三进前后两天井,主体建筑以中轴线排开,左右对称,抬梁式木结构,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20平方米,由门楼、戏台、拜亭、正殿、后殿、偏殿组成。前殿为歇山顶楼阁式。正大门内是戏台,建筑面积264平方米。拜亭呈方形,保留着清代四方型石柱。大殿面积465平方米,正面五开间,进深三开间,神龛中主祀泥塑坐式妈祖。大殿内二对青石浮雕盘龙石柱,其中一对为花岗岩浮雕凤凰柱,柱与础石上下连体。柱上雕刻的图案,一凤在下驻足引颈,一凤在上盘旋呼应,凤柱空隙处镌刻“清咸丰元年正春正月吉日”。
蕉城天后宫也是国共谈判的革命旧址。1937年8月,中共闽东特委与国民党军政当局在天后宫举行谈判,并达成了“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文革”期间,门楼、戏台、拜亭等被拆毁,只留下正殿、后殿、偏殿。1980年11月,天后宫被列入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2月,宁德县(现蕉城区)人民政府将天后宫辟为博物馆。1989年2月,宁德市(现蕉城区)编制委员会同意成立“宁德市(现蕉城区)博物馆”。此后,博物馆对天后宫的正殿部分进行了修缮,并不定期对外开放。2004年3月,蕉城区文化体育局成立了“宁德妈祖文化研究会”,负责对天后宫进行开发、管理和保护,并开始对外陆续开放。同时,天后宫还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对内部建筑进行了全面的修缮。2009年,天后宫偏殿的修复工作全面完成,并作为博物馆的展厅,正式对外免费开放。2009年11月,天后宫被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