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示范推广小型标准粮仓2.6万余个

来源:滨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24:55 

到今年7月,随着20111万个农户科学储粮标准小型粮仓的制作和进村入户工作的完成,滨州市农户科学储粮示范工程实施四年,总计示范推广小型标准粮仓26100个,超过2.6万个农户受益。

落后的储粮方式导致粮食产后损失大

2007年,国家粮食局做过粮食产后损失调查,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户家庭储粮数量巨大,2007年末我国农户存粮2457.5亿公斤。调查情况认为:我国农户储粮面临鼠、虫、霉害问题多,损失大,平均损失为5-8%左右。据此测算,全国每年农户储粮造成的粮食数量损失约125-195亿公斤,折合经济损失300亿元左右。

据市粮食局有关科室负责人介绍,滨州市参与了国家粮食局的有关调查,滨州市农村粮食产后损失在8%左右。

科学储粮示范,改善农户储粮条件

按国家粮食局《实施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指导意见》要求,2007-2009年为试点阶段,其中2007年度在辽宁、四川、山东三省进行小规模试点,为符合项目选点要求的农户配置标准化小粮仓。20102012年为正式实施阶段,计划全面实施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

据市粮食局有关科室负责人介绍,为贯彻国家粮食产后减损工程,我省启动了农户科学储粮试点工作。滨州市从2007年开始在惠民、无棣两县试点,当年两县各示范推广500个标准化小型粮仓。之后在全市各县区示范推广,截至目前,累计向农户推广标准化小型粮仓26100个。

粮食产后减损工程,采取中央投资、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试点遵循农户自愿申请、共同出资的原则,省以上负担50%,市、县、农户负担50%,申请农户每户仅需80元,就可获得一个可储粮1吨的小型标准粮仓。通过项目实施可使项目点农户减少储粮损失5%左右,同时带动农户改善粮食收获后的储藏和处理条件,使农户减少粮食产后损失2%左右。

使用小型标准粮仓,粮食产后损失从8%降至2%

75接近中午,记者在博兴县庞家镇刘寨村采访时看到,61岁的刘希友老人骑三轮车到村委拉小型标准粮仓。

刘希友告诉记者,以往存粮都是用塑料编织袋装,一吨多粮食要用20多条袋子,堆放在屋内占老大的地方。这种储粮办法,粮食需要经常翻晒,翻晒不及时,容易招虫子。因为没有好的保护措施,还容易遭受鼠害。他家几年前就用上小型标准粮仓,存放两年的粮食倒出来,与新的一样,一点不变。刘希友尝到了科学储粮的甜头,今年又申请了一个。

据了解,小型标准粮仓上下共分三层,高度在1.45左右,外层为彩钢板,内配塑料内胆,封闭储存,离地面40厘米处设出粮口,具有分体式、易搬倒、防虫害、防鼠雀、防霉变等优点,粮食晒干扬净后密封储存,一到两年存放没问题。

市粮食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农户科学储粮示范工程,粮食产后减损效果明显,示范户粮食产后损失从8%降至2%以下。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