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示范推广小型标准粮仓2.6万余个
到今年7月,随着2011年1万个农户科学储粮标准小型粮仓的制作和进村入户工作的完成,滨州市农户科学储粮示范工程实施四年,总计示范推广小型标准粮仓26100个,超过2.6万个农户受益。
落后的储粮方式导致粮食产后损失大
2007年,国家粮食局做过粮食产后损失调查,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户家庭储粮数量巨大,2007年末我国农户存粮2457.5亿公斤。调查情况认为:我国农户储粮面临鼠、虫、霉害问题多,损失大,平均损失为5-8%左右。据此测算,全国每年农户储粮造成的粮食数量损失约125-195亿公斤,折合经济损失300亿元左右。
据市粮食局有关科室负责人介绍,滨州市参与了国家粮食局的有关调查,滨州市农村粮食产后损失在8%左右。
科学储粮示范,改善农户储粮条件
按国家粮食局《实施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指导意见》要求,2007-2009年为试点阶段,其中2007年度在辽宁、四川、山东三省进行小规模试点,为符合项目选点要求的农户配置标准化小粮仓。2010-2012年为正式实施阶段,计划全面实施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
据市粮食局有关科室负责人介绍,为贯彻国家粮食产后减损工程,我省启动了农户科学储粮试点工作。滨州市从2007年开始在惠民、无棣两县试点,当年两县各示范推广500个标准化小型粮仓。之后在全市各县区示范推广,截至目前,累计向农户推广标准化小型粮仓26100个。
粮食产后减损工程,采取中央投资、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试点遵循农户自愿申请、共同出资的原则,省以上负担50%,市、县、农户负担50%,申请农户每户仅需80元,就可获得一个可储粮1吨的小型标准粮仓。通过项目实施可使项目点农户减少储粮损失5%左右,同时带动农户改善粮食收获后的储藏和处理条件,使农户减少粮食产后损失2%左右。
使用小型标准粮仓,粮食产后损失从8%降至2%
刘希友告诉记者,以往存粮都是用塑料编织袋装,一吨多粮食要用20多条袋子,堆放在屋内占老大的地方。这种储粮办法,粮食需要经常翻晒,翻晒不及时,容易招虫子。因为没有好的保护措施,还容易遭受鼠害。他家几年前就用上小型标准粮仓,存放两年的粮食倒出来,与新的一样,一点不变。刘希友尝到了科学储粮的甜头,今年又申请了一个。
据了解,小型标准粮仓上下共分三层,高度在
市粮食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农户科学储粮示范工程,粮食产后减损效果明显,示范户粮食产后损失从8%降至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