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7月12日电(记者苏万明)为了应对近海渔业资源减少的局面,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与渔业局投资1.4亿元,建设包括12艘520马力钢壳冷冻捕捞渔船和22艘1000马力渔业辅助船及渔船的远洋渔业船队,目前部分船只已陆续到位。
青岛开发区对渔船实施“拆小建大”,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远洋渔业,打造规模化远洋渔业船队。目前,第一期和第二期8艘520马力远洋渔船已建成投入使用,另外4艘同型捕捞渔船及10艘辅助船目前正在落实船网工具指标申请、造船合同商洽及资金融通等相关工作。
同时,青岛开发区还将针对岸线资源紧缺,现有的薛家岛国家一级渔港码头空间、港池标准、配套设施等承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围绕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目标,实施跨区域远洋渔业合作,共同建设现代远洋渔业基地。其中,青岛开发区与台湾中华海西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会已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建立海外远洋渔业基地,提升参与国际渔业资源开发与竞争的整体实力和保障能力。
据了解,由于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日渐衰退,传统小马力木质渔船远洋捕捞能力低下,固守传统的近海捕捞模式只能加快海洋渔业的萎缩。组建远洋渔业船队,提高渔业装备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发展远洋捕捞业,分享国际渔业资源,已成为捕捞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