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滨州港:实施蓝黄国家战略的强力支撑

来源:滨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29:27 

致读者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000年前,孙子这位老家滨州的杰出军事家,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智慧。今天,当你准备为滨州的发展贡献热情与力量的时候,你是否对滨州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我们深深感觉,建设滨州,仅有热情远远不够。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在这个区域竞争白热化的时代,我们不但要有热情,还要有知识,还要有智谋。最重要的,是要有对滨州自身清醒的、客观的、全面的认识,以及基于这种认识而产生出来的冷静、信心与智慧。

于是,我们在新改版后的滨州日报设立《市情大讲堂》专刊。通过市情大讲堂,来让你重新认识滨州。比如,我们常说滨州的区位优势,你可知道滨州在这方面究竟有哪些优势?对滨州的自然状况、经济、社会形态等,你有多少了解?全市性战略决策如“123456发展布局,你可知道出台的背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究竟能给滨州带来什么……对这诸般问题,我们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领导,为你详细解说,让你从各个角度来认识滨州。

我们希望,《市情大讲堂》能够给你发展的压力,也给你发展的信心;给你发展的底气,也给你发展的智慧。让你感觉胸有成竹,信心在握,亦让你感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第一期,我们就从备受关注的“滨州港”开始吧——

详解滨州港

从滨州市区走长深高速向北,约46公里后在沙洼枢纽立交转入荣乌高速,东行约17公里,在滨州港立交进入省道237线。沿着这条长约58公里的疏港公路一路向北,两侧是一望无际的滩涂,偶有盐田点缀其间,单调的景色让人恹恹欲睡。几乎就在突然之间,眼前豁然开朗,一幅雄壮的画卷如海市蜃楼般展现在面前——疏港公路尽头,一道长达17公里,兼具防波、挡沙、岸线、集疏运通道等功能的大堤直插入海,宛若一条巨龙扑向海洋的怀抱,径向大海的更深更蓝处。

这里是建设中的滨州港。巨大导堤的北端, 2×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工程正在紧张地收尾,待42533通用门座起重机拧好最后一颗螺丝,滨州港建设就将全面完成今年的阶段性任务,投入试运营。打通海上“北大门”,滨州人即将迎来圆梦的一天。

2005,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以港兴市”发展战略,掀起了新一轮的建港高潮。进入2010,我市紧抓“黄蓝”两区开发的历史机遇,把滨州港确定为全市的“一号工程”重点推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港口建设者们克服施工难度大、工期紧迫、资金严重短缺等重重困难,推动着滨州港建设不断实现重大历史性突破。

2010年、2011年两年滨州港建设共计完成投资超过30亿元,建设规模、投资数额等均创历史新高,2012年滨州港工程建设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滨州港建设前线总指挥,市港航局局长王京生说,“随着17公里的综合性导堤工程高标准建成,2×3万吨级码头主体工程、滨州港运营管理调度中心土建主体工程、港区一级公路建设等工作相继完工,滨州港2×3万吨级码头已经达到了开航试运营条件。目前,码头开航试运营需要的堆场软基处理及硬化工程已经结束,滨州人真正拥有自己的万吨级码头指日可待!”

滨州港距支撑亿吨以上区域性综合港口的基础能力仅有一步之遥,具备了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的基本条件,成为滨州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和北部沿海开发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强力支撑

建设滨州大港,打通滨州乃至山东海上北大门的愿望,始终让滨州人魂牵梦绕。“临海不见海、沿海不靠海”的窘境,是滨州人挥之不去的痛。作为滨州未来缩小南北差距,实现追赶超越最大的增长极,滨州港建设,更关乎“两区”开发建设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几十年的期盼,几十年的努力,几十年建港工程的潮起潮落,滨州港,终于从盐碱滩上不起眼的小丫头出落成美丽的新娘,即将掀开大红的盖头。她会展示怎样的曼妙妆容?她将为滨州这个大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巨变?

201235,省政府正式印发对《滨州港总体规划》(20112030)的批复,在省一级的层面对滨州港的性质功能,岸线利用,港区划分和港口水域、陆域、港界、锚地布置方案等内容进行了最终的明确。

“新总规是对我们前期规划的充分肯定,”王京生说,“它为未来2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滨州港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规划依据,描绘了宏伟蓝图。滨州港建设已经迈入新的历史时期!”

新“总规”进一步明确了滨州港“以海港港区为核心,套尔河港区、大口河港区和徒骇河等地方港点为补充”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共规划大陆海岸线长度为53.4公里,陆域占用面积104.2平方公里,水域占用面积123.4平方公里。

已规划的53.4公里港口岸线中,大口河港区自大口河河口至鲁北化工码头,规划港口岸线1.6公里,主要服务于鲁北集团公司及周边企业的水上运输需要。海港港区自马颊河口至套尔河口西岸,规划岸线约 12.4公里,通过双堤环抱和挖陆及突堤相间的港池布置形式,规划深水岸线42.6公里,它将作为滨州港建设大型综合性港区的重点开发岸段。套尔河港区自河口向上至东风港,规划大陆海岸线约21.9 公里,开发建设宜港岸线45公里,规划功能为中小临港工业码头岸。此外,规划还将自套尔河口向东至洼拉沟口约17.5公里岸线定位为预留港口岸线。

新总规对各港区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定位。海港港区,是滨州港的综合性港区和主体港区,以能源、原材料和化工产品运输为主,兼顾集装箱运输,承担临港工业服务、腹地物资中转运输和综合物流服务等功能。套尔河港区,重点发展为临港工业开发和城市建设生活服务的散杂货、液体化工品等运输,其岸线利用将根据河势及水深条件进行梯级开发。大口河港区,主要为周边工业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和产成品提供运输服务,兼顾周边社会公共服务。

对滨州港各港区航道,新总规也明确了详尽的规划和布置方案。海港港区近期以3万吨级单向航道起步,根据港区发展需要,逐步拓宽、浚深,满足5万吨级船舶通航要求,远期结合大宗干散货码头建设需求逐步实施1020万吨级深水航道。套尔河港区航道总长约40公里,分为三段,第一段自潮河口至防沙提口门外,长约25.5公里,满足5000吨级船舶双向及万吨级船舶单向进出港要求;第二段自潮河口至大堡港,航道长约3.8公里,满足3000吨级船舶双向及5000吨级船舶单向进出港要求;第三段自大堡港至东风港,航道长约9.8公里,满足3000吨级船舶双向通航要求。大口河港区航道结合航道整治,由1000吨级拓宽、浚深至3000吨级。

“虽然拥有明显的区位和腹地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但滨州港建设一直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特别是由于滨州港所处的特殊地质条件,要想建深水港口在施工方面要比其他地区更加复杂、投入更大。2010年滨州市委、市政府把滨州港确定为全市的‘一号工程’重点推进以来,滨州港建设已经完成投资近35亿元,滨州港建设在前期规划、工程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为港口的后续发展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王京生介绍说,“目前,随着疏港公路、防波堤工程、3万吨级航道工程等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特别是长达17公里的集防波堤、挡沙堤、深水岸线、集疏运通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导堤工程高标准建成,滨州港海港港区已形成14.86公里深水岸线,可建设3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50多个。同时,套尔河港区也已形成13.5公里万吨级泊位岸线,可建设5000-10000吨级泊位60多个。可以说,滨州港距支撑亿吨以上区域性综合港口的基础能力仅有一步之遥,具备了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的基本条件,成为滨州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和北部沿海开发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强力支撑。”

由“自生自灭”的地方性一般港口到纳入交通部全国港口建设布局中的地区性重要港口,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