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入4000万 渔民可增4个亿
来源:大连日报 发布时间:2013-06-20 10:23:30
昨日,我市2012年增殖放流启动仪式在金州新区大魏家街道王家村的金州湾海边举行。今年我市渔业增殖放流的品种为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牙鲆鱼4个品种共23亿尾,比去年增加8亿尾。据介绍,2011年全市增殖放流投入苗种费用约为2300万元,回捕产值达到2.5亿元,按照投入产出比1∶10来计算,今年我市共投入4000余万元,正常情况下预计可为渔民增收4亿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放流的虾苗约1厘米左右,9月1日休渔期结束后,即可长到15厘米,达到商品规格。近年来,我市增殖放流所选择的4个品种,主要是出于经济及生态效益考虑。牙鲆鱼是渤海湾的传统鱼类,但野生牙鲆鱼近年来已经濒临灭绝,因而,从生态角度考虑,今年全市将放流400万尾左右的牙鲆鱼。因为牙鲆鱼生长需要岩礁型海底,通常在旅顺口区、高新园区放流。放流虾蟹带来最明显的是经济效益,它们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见效快,如日本对虾移动范围小,市场价格不亚于中国对虾,放流后几个月即可达到商品规格捕捞。三疣梭子蟹就是大连人熟悉的飞蟹,放流后年底可达到4只左右一斤,第二年经济效益最明显,可达到2只左右一斤。
据悉,今年增殖放流活动将持续到6月20日,各区市县均开展。记者:智曼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