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青岛发展发挥区域带动作用研讨会举行

来源:青岛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32:13 

25日至26日,“加快青岛发展 发挥区域带动作用”研讨会在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举行。会议旨在研讨如何加快青岛发展,发挥区域带动作用;如何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加快青岛发展搞好服务。研讨会期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会见了与会嘉宾。

围绕“加快青岛发展 发挥区域带动作用”主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国家海洋局、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专家等就加快青岛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发挥蓝色经济引领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半岛一体化发展以及省委、省政府如何支持青岛发展等重点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嘉宾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为青岛未来一个时期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研讨会期间,与会嘉宾还到中德生态园、董家口港实地调研。

市领导牛俊宪、张大勇、刘明君出席相关活动。(沈俊霖)

发言摘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

谋建全球枢纽港

利用董家口港口建设机遇,谋求在全球航线体系中的话语权,在全球港口竞争中取得枢纽港地位

青岛应该立足于打造成我国提升全球分工地位的战略基点,打造成我国在未来争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战略基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快速提升资本、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否则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在港口建设方面,应利用董家口港口建设机遇,谋求在全球航线体系中的话语权,在全球港口竞争中取得枢纽港地位。

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副司长范必

“服务中心”增强辐射力

所谓龙头,实际是一个服务的中心,要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应该加强服务中心建设,在为周边地区一、二产业提供服务的同时,辐射能力得以增强

在产业结构上,特别是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比如金融业,带动作用明显。

要进一步加强信息产业在结构调整的作用。信息技术一旦产业相结合,所带来的都是生产力的倍增。美国建设了无所不在的网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给所有人。一旦在任何地方都存在互联网的时候,对于整个生产力的增长是不可估量的,这也将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袁喜禄

培养创新文化和事业模式

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城市,就要考虑怎样培养创新的文化,创新的事业模式

当下,需要进一步提升青岛的战略定位,壮大产业能级,优化空间布局,深化战略内涵。

在提升战略定位方面,青岛首先需要明确未来的定位。优化开发的本质内涵要着眼于国际竞争,参与国际竞争的龙头,提升全国竞争力的区域。青岛未来努力的方向应该是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

在壮大产业能级方面,青岛经济要从规模转向质量。当前,青岛要找到支撑未来发展的经济支撑力,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优化空间布局方面,青岛城市发展规划一定要超前,水平要高。

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司长于青松

打造环湾型大都市

在加快青岛发展、进一步发挥区域带动作用的过程中,特别要整治修复胶州湾,打造环湾型大都市

关于胶州湾的发展,应该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关于胶州湾的发展定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给胶州湾做了非常明确的定位,那就是打造以海洋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海湾经济区、构建环湾型的大都市框架。根据这个定位,坚持“以湾定陆”的原则,统筹湾内用海、用地规划。

第二是对胶州湾发展的思路,在对岸线实施整治和修复的基础上,建设环湾型大都市。做到三个主动,一是要主动和谐发展,准确处理沿海资源发展与海洋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二是主动进行源头控制,在修复胶州湾整治的同时,积极推进周边陆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建立有利于保护胶州湾的产业体系和生产消费模式。三是主动加强政策支持,加大主导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财力稳定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投入。

最后是胶州湾发展的保障措施。要做好规划,争取更多的开发、利用、保护政策。

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孙建波

凸显对日韩企业吸引力

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在电子口岸等方面实行对接,结合青岛的特点,研究扶持政策

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青岛需要大胆创新、闯出路子、创出经验,率先突破。

第一,在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城市上,青岛要把握时机,为深化与日韩经贸合作搭建新的平台。第二,在合作规划建设中日、中韩创新产业园上,青岛当率先突破。青岛已经在中德生态园的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面,创出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可乘势而上,率先建设高水平的中日、中韩产业园,大力引进日韩先进产业项目、研发项目,使产业园具有示范意义。第三,在打造中日韩经贸交流会展中心上,应当率先突破。逐步在青岛形成中日韩经贸交流会展的全国中心,甚至是中日韩的商品展示、文化交流中心。第四,在发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功能作用上率先突破。前湾保税港区承载了中日韩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内容,也承载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赋予的特殊政策,应当利用好。

国家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顾强

企业应具备国际影响力

提高区域的竞争力,核心是提高企业层面的竞争力,提升产业体系的竞争力和基础要素方面的竞争力

准确把握城市竞争力的核心。青岛应该把创业、创新的环境以及生态和生活环境的营造,放在突出地位。

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青岛要实现跨越,最核心的是要在保持传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基地。

从微观来看,要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的能级,需要突破核心技术,打通产业链条,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知名品牌,创新商业模式,也包括控制商业资源等等。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骞芳莉

做好对日韩合作“大文章”

在视野上,立足山东半岛,放眼环渤海经济圈以及国家海洋经济战略,在更高层面确定发展战略

当前,青岛要做好“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这篇文章。基于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基础设施优势,以及对外贸易积累的经验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青岛在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乃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中,有条件和能力扮演重要角色。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目前还是全新的课题,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建议青岛就如何在其中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结合实际,精心策划,制定可行而详细的方案,争取中央部委的支持,加强与日韩方面的沟通,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支撑。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陈耀

突出西海岸新区战略地位

加快青岛发展发挥区域带动作用,需要发挥创新驱动、港口拉动、新区带动和一体化推动“四大”引擎的作用

首先,创新驱动是核心。青岛应大力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推动工业化的转型。其次,要发挥港口的拉动作用。实现港区的产业化,发展临港产业。第三,要发挥新区带动作用。新区成为目前很多经济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青岛要进一步突出西海岸经济新区在全市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其在蓝色经济区带动方面的作用。最后,要发挥一体化的推动作用。山东半岛的一体化,青岛作为龙头城市要起引领作用。目前,山东半岛港口的一体化最为关键。

本栏稿件由沈俊霖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