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湾:“蓝桥卫士”服务蓝色经济发展
威刘航线客船整齐地停泊在威海湾内(资料片)。
◆“威(海)刘(公岛)航线每年运送旅客580多万人次,高峰时期每天近4万人次,我们22个人要保障所有进出旅客的安全。”威海南港海事处处长岳涛用这组悬殊的数据道出了他们肩负的重担。
◆作为全省客流量最大的旅游航线,威刘航线今年的高峰期来得特别早,整个5月份共运送游客65万人,比往年同期高出15%。
两客渡船相撞,其中一船机舱漏水,客舱失火,船上50名游客遇险,两游客又坠海,5分钟后,海巡船和其它救援船只相继赶到,海中救人、游客转移、应急消防、排水堵漏、船舶拖带……5月30日上午,威海湾内举行了一场威刘航线客渡船海上应急处置演习,从发生险情到全部处置妥当只用了大约1小时。这是威海南港海事处与刘公岛管委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威海至刘公岛航线涉客船舶应急演习,也是威海南港海事处对威刘航线实施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
创新提升监管能力
“要提升监管能力就必须创新。”岳涛对于威刘线上的海事监管工作有自己的看法。
威海南港海事处辖区业务种类全,其中又以涉客船舶种类全为显著特点。辖区有威海至刘公岛客渡船24艘,威海至大连省际客滚船3艘,威海至韩国客箱班轮2艘。辖区海事安全监管“安全风险度高,环境敏感度高,民生关联度高”的“三高”特点明显。
针对上述情况,威海南港海事处按照逻辑(公司、船舶、船员、旅客)、时间(靠泊时、开航中)、空间(码头、水域、航线)等顺序对监管举措进行了梳理、完善和创新,确保客船监管举措有力且不留死角。扎实开展了客船集中整治、酒驾专项检查、船员值班夜查等活动,其中酒驾检查在山东海事尚属首创。
2010年首次酒驾检查查处案件3起,而在2011年开展的酒驾检查中未发现酒驾者,反映了酒驾检查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探索实施了客船联席会议制度、威连航线船长定期约谈制度、危险品联合查堵制度以及威韩航线季度安全管理会议等系列制度,并对威刘、威连、威韩三条航线建立了相应的监管机制。
除了这些保障机制,还需要每名执法人员的辛勤付出。每年的5到10月是威海旅游的高峰期,每天进入刘公岛的都有上万人,日最高纪录可达10万人次,最早的一班船是早上6点30分,最晚的一班是晚上6点,为了保障客船营运安全,执法人员每天早上在最早一班船开航前,就到了码头与船长沟通当前的天气情况、航行注意事项等,直到最后一班船回到码头,确认船舶状况良好后,才放心回家。两年来,这里的海事值班人员不论节假日还是刮风下雨,每天披星戴月,用辛勤付出确保了辖区1000多万旅客安全进出港无事故,保障了国宝熊猫和“台宝”长鬃山羊和梅花鹿平安落户刘公岛。
文化提升服务内涵
“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量,如何让职工认同海事工作,认同自身的价值,全身心投入到海事监管服务工作中?加强海事文化建设,增强海事认同,发挥文化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作用,让海事文化深入人心,渗透到每个人的言行中,真正实现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岳涛对基层海事处的文化建设有着自己的理解。
在全体执法人员的工作努力下,经过提炼、丰富和完善,威海南港海事处围绕客船安全监管和服务,提炼了自己的特色海事文化——文化同心圆。核心是“蓝桥卫士”品牌,五方面构成的价值体系作为内层圆指导基层工作方向,五方面构成的保障机制体系作为外层圆指导基层工作落实。一个品牌、两个体系共同推进南港海事处海事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推进客船安全监管服务能力提升,引领海事中心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在文化的引领下,威海南港海事处确保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当好“兵头将尾”,带好前线兵,守好全面履职的前沿阵地。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该处发动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先锋带头作用,注重新老同志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党员群众齐争创、“年龄有代沟,沟通零距离”的良好氛围。并通过“英语角”、“每周讲堂”等活动,建立健全学习教育长效机制,通过大力开展岗位练兵,丰富培养手段,最大限度为职工搭平台,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同志提供实践和学习的机会,提供挥洒汗水、挥洒才情的舞台。
“蓝桥卫士”
服务蓝色经济发展
“我们签的不仅仅是一个承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威刘航线客渡船“威游117”轮的船长说。5月11日下午,在威海南港海事处的监督下,威刘航线24艘客渡船的150余名船员签下《渡船船员安全渡运承诺书》,向社会作出安全承诺。这是威海南港海事处在推出淡季安全培训制度、威刘航线12345监管机制和“蓝桥卫士”品牌之后的又一举措。
近两年来,威海旅游业蓬勃发展,威海HOBIE国际帆船锦标赛、“市长杯”青岛—大连国际大帆船拉力赛、威海国际铁人三项锦标赛等一系列水上赛事的成功举办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