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运业:水上运力期待升级 转型度“严冬”
◆2008年之前是有5船的货,但只有3条船去拉,运费自然大幅上涨;而时至今日,运力有3.5吨,而货只有1吨。
◆2008年,买条2.8万吨的散装货船,价格在2.5亿元,而且还很抢手,甚至出现加价竞争。现在,同样的船能卖到1.5亿元就不错了。
◆谁能找准发展思路、率先调整,谁就能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发展壮大。一旦错过了这个机遇,等到别人做大做强了再想转型,就难上加难了。
“现在的航运市场太不景气了,用‘航运严冬,寒气逼人’来形容恰如其分!”5月14日,说起航运市场形势,走马上任仅月余的羊口港务局局长王勇一脸无奈,他手下的海运公司从年初到5月份,除了3月份实现了小幅盈利外,一直在亏损。
羊口港务局经营管理潍坊港西港区羊口作业区,由于运费太低,跑一趟船的运费连船员工资、油钱和船的折旧都挣不回来,无奈之下,海运公司把船送进了修理厂,“修船期间至少船员工资和油钱都省了,也算少赔点吧!”这仅仅是航运业的一个缩影,当下,航运企业普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
之前是5船货3条船去拉
如今一船货有3.5条船等
2011年,潍坊市新增船舶8艘、运力15万载重吨,船舶保有量达到111艘,运力总规模达到80.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3%,占全省沿海内贸船舶总运力的28%,这也是潍坊内贸运力连续4年居山东省第一位。而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潍坊市目前运力总规模达到了87.5万载重吨,运力仍在不断增长。
运力快速增长的同时,航运业的危机也开始不断显现。在潍坊市港航局航管科科长张文海眼中,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成为全球航运市场兴衰的分水岭,“2008年之前是有5船的货,但只有3条船去拉,运费自然大幅上涨;而时至今日,运力有3.5吨而货只有1吨,1:3.5的货物运力比是前所未有的,运价不下压才怪呢。”
金融危机固然是影响航运业的重要因素,然而2008年以来,另外三大原因也造成了航运成本不断增加。首先是大量游资热钱进入到航运业,造成大量船只下水。据张文海介绍,“2005年时,买一条5000吨级货船价格在一千六七百万,当时航运业盈利可观,一年半至两年就可收回船只成本,利润回报率高达50%。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几个月,利润回报更高达80%,由此,大量游资注入。”
大量船只下水需要相当数量的船长、大副、二副及相关技术船员,而我国目前船员培训滞后,造成船多人少,特别是升级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航运公司之间相互“挖墙脚”,船员工资大幅上涨。“去年,一条3万吨级船舶的三副月工资就能达到1万元,船长更是高达3.5万元,船员工资的大幅上涨使很多航运企业感到压力,一条船光工资开支就能达到几十万元。”张文海认为,未来我国船员需求将会趋于平稳,“目前三副的工资已经降到6000左右了,一方面与航运业不景气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大量新培训、新升级的船员进入了市场。”此外,港口相关费用、成品油价格大幅上涨及政策性税收过高,也是造成航运业成本不断增加的因素。据了解,目前的港口费用比2005年时增长了近3倍,而成品油价格也翻番。
船只不断增加,成本不断上涨,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航运市场却进入“寒冬”,货少船多引发了惨烈的压价竞争。
运价从100元跌至35元
跑船也赔不跑也赔
“2008年,跑从北方港口到上海这条航线,那时候每吨运价在100元以上,是现在的3倍!”说起运费的变化,羊口港务局运务科科长牛林感慨不已。
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