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
党代会报告中,蓝黄战略等与烟台息息相关的字眼频频出现,让烟台代表团代表倍感振奋。对此,YMG特派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相关烟台代表团的代表,听他们畅谈对报告中“烟台元素”的看法,欣喜中带着激动,鼓舞中透着自豪。
烟台元素1 关键词·蓝黄战略
实施蓝黄引领战略,抓住了区域发展“牛鼻子”
【报告点击】以深入实施蓝黄两大战略为引领,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坚持不懈地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丰富区域发展战略内涵。
【代表谈报告】访谈代表:王中(牟平区委书记)
“报告中提出要更加凸显蓝黄‘两大引擎’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抓住了区域发展的‘牛鼻子’。”王中接受采访时说,“从全国各地的经验看,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区域的迅速崛起,都是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的结果。”
如何以蓝黄战略为引领,增创区域带动新优势?王中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战略,优先发展和重点打造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就是落实重点区域带动的重要战略部署。
东部新区总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四分之三以上区域在牟平。“牟平必须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放大机遇,加速增创区域带动新优势。”王中说,牟平拥有
“要靠蓝区战略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瞄准高端加快蓝色经济崛起。”王中说,“高端”要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人才支撑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从牟平来说,围绕蓝色发展,牟平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聘请中国奥运场馆景观总设计师刘太格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等规划设计大师领衔团队,高水平编制了“中国北方国家海岸”等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规划。
蓝区战略驱动转型发展,产业是核心和关键。牟平提出“蓝色经济、绿色发展”理念,从招商环节抓起,坚持引进高端项目、绿色项目,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的老路,成功引进了投资135亿元的中冶国际商务城总部基地、投资22.5亿元的石药生物产业园等一批高端项目。
烟台元素2 关键词·高端产业
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
【报告点击】推动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产业高端提升,抓住全球经济调整的机遇,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代表谈报告】访谈代表:张占武(富士康烟台园区党委书记) “报告中对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论述振奋人心,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能成为全省最大的外资企业,去年产值超千亿元,出口过百亿美元,正是得益于烟台市良好的投资环境,凭借的是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东风。作为一名制造业企业的党代表,我对此感受深刻。”张占武说。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代表,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张占武表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扶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他认为要努力提升制造业水平,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科技制造企服务商,自2004年落户烟台以来,秉持“科技制造”理念,迅速发展壮大。富士康利用强大的制造优势,制造的产品已基本涵盖了全部世界知名品牌,所生产的产品亦具有全球领先科技水平,形成一条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劳力密集的独有商业模式,通过高效率的管理,实现了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以及“总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已经在制造业的每个环节都掌握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完成了从“代工科技”(OEM)向“创新科技”(ODM)的转型。
“报告中提出要更加凸显蓝黄‘两大引擎’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抓住了区域发展的‘牛鼻子’。”王中接受采访时说,“从全国各地的经验看,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区域的迅速崛起,都是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的结果。”
如何以蓝黄战略为引领,增创区域带动新优势?王中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战略,优先发展和重点打造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就是落实重点区域带动的重要战略部署。
东部新区总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四分之三以上区域在牟平。“牟平必须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放大机遇,加速增创区域带动新优势。”王中说,牟平拥有65公里海岸线、5万多亩海防林、万亩金沙滩、万亩自然海湾,还有100平方公里待开发的“钻石海岸”,发展蓝色经济优势得天独厚。
“要靠蓝区战略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瞄准高端加快蓝色经济崛起。”王中说,“高端”要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人才支撑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从牟平来说,围绕蓝色发展,牟平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聘请中国奥运场馆景观总设计师刘太格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等规划设计大师领衔团队,高水平编制了“中国北方国家海岸”等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规划。
蓝区战略驱动转型发展,产业是核心和关键。牟平提出“蓝色经济、绿色发展”理念,从招商环节抓起,坚持引进高端项目、绿色项目,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的老路,成功引进了投资135亿元的中冶国际商务城总部基地、投资22.5亿元的石药生物产业园等一批高端项目。 烟台元素3 关键词·城市群
建设胶东半岛城市群,树立烟台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
【报告点击】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加快构建以济南都市圈、胶东半岛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代表谈报告】
访谈代表:邹长清(市住建局局长)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邹长清表示,当前随着国家和省建设胶东半岛城市群、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生态区等一系列战略决策的实施,我市的城镇化建设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更好地树立起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以城镇化推动现代化,是我市必须积极应对的一项战略任务。
邹长清向记者出示了一组数据:从城镇化发展规律看,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30%,城镇化将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40-70%,城镇化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届时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都会有大幅提升。去年我市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台阶,正处于推进城镇化的最佳时期。实施胶东半岛城市群重大战略,为我市加快推进城镇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邹长清告诉记者,建设胶东半岛城市群,具体到烟台来说,就是要着力构筑“一核一群一带三轴”的城镇化体系。“一核”,即以市内六区为主体的中心城市,是全市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和核心区;“一群”,即以蓬莱、龙口、招远、莱州、长岛为主体的北部沿海城市群,是全市城镇化发展的综合示范区;“一带”,即以海阳、莱阳、栖霞为主体的南部交通干线城市带,是全市城镇化发展的优化提升区;“三轴”,即以威乌高速、同三高速和规划建设的烟台到海阳高速为轴线,与城乡干线路网连接覆盖的镇村密集区,是全市城镇化发展的潜力突破区。
烟台元素4 关键词·蓝色屏障
视环境如生命,放大生态资源优势
【报告点击】
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严格控制海域污染和陆域污染源,加强海岸带保护,加快构建强大的蓝色生态屏障。
【代表谈报告】
访谈代表:张延廷(长岛县委书记)
“报告中提出的构建蓝色生态屏障,抓住了蓝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张延廷说,生态保护是蓝色经济区的命脉,命脉不在,一切无从谈起。构建蓝色生态屏障,我市一直在全力推进。点击“蓝区”规划,推进集中集约用海、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蓝色既是海洋的本色,也是生态的质量、环保的层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基于这一认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成为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准则。
“要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保护是前提,要寓开发于保护之中,在科学合理的保护下使海洋资源永续利用。”张延廷说,从长岛来说,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当前与长远结合,高标准推进生态建设,为国际休闲度假岛建设提供良好环境支撑。
长岛怎样推进生态建设?张延廷说,长岛坚持视环境如生命理念,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打造独具魅力的生态文明岛,放大生态资源优势。一方面要修复海域生态环境,编制海域使用规划和海岛海岸修复规划,统一布局、分步实施,重点推进南五岛海岸带和无居民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创建国家级海洋公园。另一方面要保护渔业生态资源,以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人工鱼礁群建设为重点,开展渔业资源修复行动,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与此同时,长岛以植树造林、雨水集蓄利用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重点,巩固扩大造林绿化成果,保护海岛球石、地下水和珍稀动物等资源。长岛还将建设国家级海洋气象观测基地,设立海上监测预报和污染防治中心,健全海洋污染、自然灾害等应急处置机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推进资源能源节约,开发利用太阳能、天然气、海水源等清洁能源,倡导绿色节能的生活方式,打造环保低碳海岛。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