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强劲崛起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
如果说,
烟台蓝区建设的核心在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发展的最大潜力就在东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烟台新崛起的重要支点,成为带动城市发展和蓝区建设的强劲引擎。
烟台新崛起的又一个支点
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以下简称“东部新区”)包括烟台高新区,牟平区的养马岛旅游度假区、经济开发区、沁水韩国工业园、台湾工业园、牟平城区、龙泉镇,莱山区的解甲庄、黄海路街道,芝罘区的东山、幸福、芝罘岛街道,以及烟台保税港区A区,面积600平方公里,人口75万人,海岸线长
这片区域为何受此青睐,并被寄予厚望?这主要源于它的独特优势和资源禀赋。
这里区位条件优越。它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与京津、东北地区遥相呼应,是烟台中心城市崛起的龙头,是山东省面向东北亚开放的前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这里海洋资源富集。海域面积2200平方公里,拥有山、海、岛、湾、河、泉等多种自然资源,近海海洋生物种类繁多,风能、地热等资源丰富,人文资源底蕴深厚,而且海洋生态良好,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这里教育科技发达。它位于烟台国家创新型城市核心区内,是全市教育和科技资源密集区。区内拥有国家级高新区,汇聚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烟台大学、航天513所等多家涉海高校院所,海洋科技人才资源密集。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6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处。
这里发展空间广阔。拥有丰富的未利用地和滩涂资源,可利用土地面积超过250平方公里。大量的后备土地资源是今后新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载体,是未来中心城市和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大空间。
这里港口优势突出。拥有国家级保税港区和烟台港芝罘湾港区,是全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战略平台。烟台港芝罘湾港区是北方重要的交通和贸易口岸,烟台保税港区是全国第一家以出口加工区和临近港口整合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2011年开关运作,当年完成进出口额175.3亿美元,在全国保税港区中列第一位。
在新形势下开发建设东部新区,不仅是带动烟台全局发展的战略举措,而且对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建设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有利于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实现领军发展;由于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全市转方式调结构进程;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市区融合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
不仅如此,站在更高更广的视野中,加快发展东部新区,有利于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积累成功经验;有利于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集聚海洋经济发展要素,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海洋经济新区协调互动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合作发展,加强与日本、韩国国际贸易合作,实现区域发展合作共赢。
释放区域发展的持续带动力
东部新区将翻开烟台城市建设的新篇章,将成为蓝色经济快速崛起的新高地。
2012—2013年,是东部新区的起步阶段,重点基础设施将全面开工建设,尤其是起步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特色产业结构渐趋明朗。2014—2015年,为全面突破阶段,在海洋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旅游、物流以及商务功能、城市建设等方面全面突破。到2015年,东部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将在2011年基础上翻一番,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能力走在全市、全省前列,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2020年是完善提升阶段,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成为有重要辐射带动效应的区域增长极。
东部新区的规划建设,将坚持一体规划、统筹发展、配套优先、突出特色、宜居宜业、开放创新的原则,实现陆海、区域、城乡发展相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逐步形成烟台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全新平台,从而快速提升东部新区核心竞争力,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未来的东部新区,将是烟台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全省海洋经济的新龙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
这里,将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以高端化、集群化、信息化为方向,依托国家级、省级园区和临港产业区,加快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壮大一批产业集群,创建一批知名品牌,增强海洋高技术产业集聚度,打造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
这里,将成为国家级海洋科研成果转化示范区。把加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手段,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完善海洋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支撑体系,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的转化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孵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探索建立海洋科研成果转化新模式,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建设成为烟台国家级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的核心区域。
这里,将成为面向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重要承载区。积极融入环渤海和东北亚一体化发展,完善提升海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全方位交通物流网络,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