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海啸的经济遗留问题

来源:新浪   发布时间:2015-05-20 18:45:09 

金融市场:区域余震持续
日本大地震之后,亚洲股市立即有所反应,股指普遍下滑。虽然当日美国市场在一些行业可能收益于日本的大规模重建需求的预期下,仍然保持稳定,甚至收盘上涨。但是随着日本核泄漏危机的加剧,全球市场都难逃其影响而普遍走低。
大规模自然灾害导致金融市场出现波动并不罕见,1995年神户地震后的数月,日本股市下跌了四分之一左右,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爆炸事故和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哩岛核泄漏事故都使得全球主要股市受到冲击。
据3月15日高盛发布报告预计,日本地震此次造成的总损失(包括建筑、厂房等)将达到16万亿日元,是阪神大地震的1.6倍。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五年内,政府投入5.2万亿日元,使得G D P在短时下降后迅速反弹。但是考虑到此次地震之后由于核泄漏造成的较长时间大面积电力中断,G D P受到的影响将更大,与之相对的,日本央行果断地大规模注资也表现出了更大的决心。
然而人们也许不必担心全球经济受到整体性的拖累,如今,日本占全球经济的份额为5.8%,日本股市在全球股市市值中的份额只有7.5%。
大多数情况下,股市波动不仅反映灾难造成的直接损失以及灾后重建带来的GDP反弹,还反映了人们对未来数年各产业走势的预期,那些可能直接受到破坏的产业、因为灾难而引发政策环境和消费心理变化的产业、以及以往受益于灾难所发生的市场的产业都会受其影响而下跌。核泄漏事故之后,由于担心外部政策有变,交易员们会大举抛售公用事业(1800.426,13.96,0.78%)股和相关能源股,由于担心核辐射破坏粮食产地,甚至连食品公司都受到连累,日本地震引发的反应也与之类似。而由于日本是目前奢侈品行业的最大消费市场,法国的PPR集团(运营着Gucci、YSL、Zegna等品牌),美国的Tiffany、Coach股票都出现巨大跌幅。随着日本国内经济的总体损失逐渐清晰,才能逐渐评估这类公司未来的盈利前景将受到多大的影响。
IPO市场受波及
此外,另一个应当关注的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市场是全球IPO市场。对一些行业盈利前景的质疑,以及日本海外资金为了本国救灾,纷纷回流,导致全球资金面趋于疲软,都将导致一些公司不得不暂停上市或融资计划。
就目前所知,俄罗斯JSC Atomredmetzoloto已经暂停了以11.6亿澳元对铀开发公司Mantra Resources Ltd。的收购计划。还有几家公司因为市场条件不利而宣布取消上市,其中便包括中国的石油设备制造商海隆控股。在没有作出决定的IPO名单上的公司当中,意大利时装公司Prada SpA颇为令人瞩目,日本同样是它的主要消费者所在地,而其高达数十亿美元的IPO计划是否能得到足够的支持令人忧虑。
非核能源重受青睐
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导致全球多个国家开始对现有核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甚至停滞所有新的核能项目。
3月14日,德国表示将暂缓延长现有核电站使用期限,次日宣布关闭核电站,并成为危机后首个关闭核电站的国家。全球装机总量第二的核能大国法国,也遭遇全民公决决定是否使用核能的压力。16日,中国宣布在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对于在建核电站,中国将使用最先进的标准进行安全评估,整改存在隐患的核电站,而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将立即停止建设。而此前,中国的核电规划是到2020年装机达8000万千瓦。
分析认为,核电遭遇舆论压力,未来各国在考虑清洁能源发电时,将可能更加倾向于水电、风能、光伏等其他清洁能源。
钢铁产业链需方掌权
日本是约占全球总产量8%的主要钢铁生产国,也是全球第二大铁矿石消费国,新日本、JFE钢铁和住友金属等公司的高炉在地震中或者受到破坏,或者因断电而暂时关闭,都将影响到日本的铁矿石需求和钢铁产能。
日本减少购买的铁矿石将转向供应全球其他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接手者很可能就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日本“出让”的铁矿石将带给中国钢铁企业更多的议价权,同样受益的还有南美洲和欧洲的钢铁企业。
但是钢铁的价格能否上涨还未可知,中国、韩国以及日本本土的钢铁产能有着足够多的冗余,即使日本的产能受损,也未必能令全球钢铁市场上的供应量紧张到涨价的程度。
汽车产业无人幸免
全世界都看到了那张日产汽车公司的1300辆英菲尼迪轿车在日立港被海啸冲毁的图片,不需要经济学常识也很容易计算出这个海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但是要计算出由此引发的遍及全球汽车业的海啸损失,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由于停电、基础设施破坏和员工料理个人事务的需要,本田、丰田、日产都临时关闭了工厂,大量的汽车零配件厂商也都关门停产。
全球汽车市场感受到的第一反应便是缺货。货品毁损,厂房关闭,这些引发的缺货是立竿见影的。在北美销售的所有汽车中,约有12%源自日本,而据称英菲尼迪汽车只剩一个月的库存。丰田普锐斯全部在日本生产,据《纽约时报》报道,有的美国经销商手里的普锐斯已经售罄,只得把用过的普锐斯轿车放在展厅里当样车。
汽车产业高度的全球化使得此次灾难的影响范围被放大。资本的纽带是其中之一,日产的伙伴雷诺汽车,拥有铃木汽车19%股权的大众汽车也难免受其影响。威力更大的,是产业链的高度分工和高度全球化,使得全球汽车产业几乎无人能够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通用汽车是第一家因日本地震而关闭工厂的美国企业,而且这家工厂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原因是它生产的皮卡需要一种日本生产的零部件,目前这种零部件制造商无法供应了。与它同病相怜的还有瑞典沃尔沃,地震发生之后,经过评估,其依赖日本供应的零部件库存只够维持一周。
如果无法灵活地调整供应链,或者将产能调整到不需要日本产零部件的车型,那么,被零部件卡住的汽车企业将遍布全球,这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加剧汽车产业供应不足的状况。
电子业:反思产业链安全
与汽车产业陷入类似窘境的还有IT、通信和家电等多个产业,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该产业的整机制造商也许遍布全球,但是其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都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更糟糕的是,其工厂大多位于日本本土。
如果画出这些产业的供应链示意图,日本这个岛国却往往占据着地势最高的位置。日本掌握着锂离子电池所用电极材料全球供应量的78%,全球大约一半的半导体硅芯片、全球约90%的BT树脂(生产电路板和手机的原料)、几乎全部液晶显示器所用偏振光保护膜都来自日本。它们的供应量锐减影响面波及甚广,通过日本本土、韩国、中国、美国等地的液晶面板、内存芯片、存储器等零部件厂商,逐步延伸到液晶电视、手机通信和IT产业,视产业链条的长短,这种影响可能在数月后才能完全显现。
此次危机令汽车、IT等产业开始审视原有的全球供应链体系。由于日本企业固有的文化心理,它们大多不愿意将核心工厂迁移到日本本土之外的地方,由于难以找到替代产品,大多数公司都将之作为一个“成本略高”的问题接收了下来,但是,这其中潜藏的产业链安全隐患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更糟糕的是,由于一部汽车由数万个零部件组成,电子产业中的部件虽然没有那么多,但产业链的复杂度也并不小,很多时候,厂商并不能掌握所有零部件的供应源头,这也是很多电子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只称“目前尚未受到日本地震的影响”的原因。由于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库存都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很多总成商还没有感受到影响,又或者无法评估隐藏在供应链里面的风险敞口有多大,受到波及的总体范围又有多广。
此次危机可能将会给此类产业带来诸多警示,产业链安全与产业链效率的平衡点将发生迁移。
无论日本厂商还是下游厂商,都将重新讨论核心技术的制造向全球转移的议题。源出于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按需制造也将受到挑战,由于对成本的降低和灵活度的提升,目前IT 和汽车产业广泛采用按需制造模式,安全库存的界限越来越低,此次危机将引发人们对于供应链必要的库存冗余的重视。为了获得规模定价权,越来越多的公司减少了供应商数量,这种做法在这次危机中也暴露出其风险。
中日贸易逆差将收窄
业界普遍认为,纵观2011年全年,地震余波可能导致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收窄。
日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逆差地位。
据报道,2010年,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前四大商品分别是“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车辆及其零附件”和“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总共占进口总额的60.5%。
不难看出,这几大类商品都多少受到此次地震的影响,或者产能受损,或者需求减弱,可以预期在一定时期内,日本对中国的这几类进口将趋于收缩。
而中国对于日本的出口商品主要是机械设备、纺织品、玩具,等等。其中虽然纺织玩具等需求会有所减少,但是重建所需的工程机械、家具等产品将所有增加,此外,作为近邻,食品等日常所需、运输成本高的商品,对日出口将有所增加。
但是这种逆差收窄对中国却未必是好事,中国与日本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下游与上游的位置,中国企业从日本购买的商品大多集中于零部件,通过加工组装之后成为整机,再供应全球市场。零部件的短缺在未来将转化为中国制造领域多条产业链瘫痪或半瘫痪,如果中国企业无法灵活应对,解决此次危机,必然在此后演化为中国与全球消费市场之间的危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