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极领先多极崛起 烟台打造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来源:胶东在线   发布时间:2015-05-20 18:48:0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从金山湾到丁字湾,从芝罘湾到莱州湾,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踏访烟台金海岸,满目尽涌蓝色潮。16日、17日,“科学发展新山东——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烟台,实地采访了烟台“一极领先、多极崛起”增创蓝区建设优势的战略部署。

“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是烟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做出的增创蓝区建设优势的重要战略部署。在这一战略的引领下,眼下的烟台,正以全域建设蓝色经济区的视野和思路,大力度释放、大面积扩展蓝区建设综合效应。

抓住重大历史机遇

蓝色经济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烟台市紧紧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建设“国内蓝色经济领军城市”为目标,按照“一核、两带、全覆盖”的空间布局,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以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为引领的“一岛四区”全面拉开建设框架,在建和储备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增长潜力十分巨大。烟台采取资金引导、政策倾斜等方式,强化特色园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三大载体”建设。2011年,省市两级共支持建设蓝区重点项目51个;主要海洋产业产值达到1480亿元、增长17%;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烟台还加快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工作体系,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对省规划涉及烟台的重要事项进行分工落实,并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

烟台把政策先行先试作为重要先导,一批全国全省重大支持政策稳步推进,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已制定建设方案;国家级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正在进行规划编制;担子岛列入全国首批无居民岛开发试点名录;海岸带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全面启动,落实海洋环境及渔业资源修复项目46个。

烟台港西港区、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烟台新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成功举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食品博览会、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融资洽谈会等会展活动,搭建起投资环境和项目推介新平台。

前不久闭幕的烟台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大力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让蓝色经济成为推动烟台发展的主导力量和鲜明特色。

今年是蓝区建设求突破、出亮点、见成效的关键一年。烟台市将继续以建设国内蓝色经济领军城市为目标,以产业培育为核心,以特色园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奋力开创蓝色经济区建设新局面。

烟台坚持把“一岛四区”作为蓝区建设的主战场,集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力争用2-3年的时间,将其建成为开放新平台、投资新热土、城建新样板,构建起“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发展格局,大力度释放、大面积扩展蓝区建设综合效应。

“一极领先”:就是依托牟平区、高新区、芝罘区、莱山区、保税港区滨海区域和岛屿,充分发挥这一地区海滨资源好、地理位置佳、谋篇布局空间大的优势,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规划建设590多平方公里的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打造蓝色经济东部增长极和烟台城市新核心。

“多极崛起”:就是以莱州湾为中心,充分发挥“蓝黄”战略叠加优势,加快莱州临港产业区建设,推进沙河——土山未利用地开发和57个投资过亿元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建设高效生态经济高地,打造蓝色经济西部增长极;以丁字湾为中心,切实抓住用好亚沙会举办、海即大桥通车、核电产业发展等机遇,推进以海阳、莱阳为主体的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建设,打造蓝色经济南部增长极;以龙口湾为中心,突出抓好龙口、招远集中集约用海项目和蓬莱西海岸文化新区建设,以烟台港西港区为龙头,大力推进烟台开发区临港产业区建设,打造蓝色经济北部增长极;在中心城区,着力打造面向海洋的高端商务服务业、创新型制造业和高层次旅游观光聚集区。全面推进实施《长岛休闲度假岛发展规划》,加快南北长山大桥、妈祖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使之成为彰显蓝色魅力、代表中国海岛品质的休闲度假胜地。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把产业培育作为蓝区建设核心任务,在资金安排、用地用海、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等方面集中扶持。烟台将首先实施“双十”工程,抓集聚、抓延伸。加快建设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海洋新能源基地、海洋生物产业基地、水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等10个特色产业基地;培强蓬莱海洋装备制造业园、莱山核电装备产业园等10个具有较强竞争和集聚优势的特色园区,促进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较为完善的聚集高地和配套体系。

同时,烟台将以促进“双百”发展为重点,抓转型、抓升级。推进实施杰瑞海上平台等100个重点项目,做大做强东方海洋等100家重点企业,鼓励和引导现有园区、企业向蓝色转向、向高端转型,成为引领蓝区建设的生力军。

最重要的是,烟台将加强人才引进,抓创新、抓转化。深入推进实施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双百”计划,吸引“两区”建设所急需的高端人才来烟创业。加快建设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分院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争取新建一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打造创新要素集聚高地。发挥烟台产学研合作优势,鼓励和引导驻烟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结合、为企业服务、促地方发展,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围绕国家规划确定的九大转化重点,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建设一批海洋科研成果转化高地,把烟台国家级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落到实处。

突出体制机制创新

落实先行先试政策

2011年确定的落实国家规划百个重要事项基础上,根据省政府批复的《烟台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蓝区建设实际需要,再筛选确定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等百个重要事项,对“双百”事项落实分工、明确时限、实施奖惩,纳入年度考核重点,推动各级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确保年内见到成效,明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海洋产权交易中心上半年挂牌运行,国家级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等年内获批建设,并在用海与用地管理衔接、未利用地开发等方面早见成效。

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破解要素瓶颈制约

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烟台港西港区大型深水码头主体工程,启动建设烟台新机场航站区,加快建设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开工建设龙烟铁路。资金筹措方面,出台金融支持“两区”建设的意见,定期举办银企对接活动,实现银企合作共赢;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发展创业投资,争取设立蓝色高新产业投资基金;落实好与山东海洋投资公司签订的战略框架协议,吸引更多资金投向蓝区建设。

在土地供应方面,通过发展“飞地经济”等新模式,充分利用莱州160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资源,逐步建立起市级土地指标统筹使用制度。用好集中集约用海政策,拓展用地空间。

在能源保障方面,加快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华电国际莱州电厂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推进百年电力四期、华能八角电厂等项目核准实施工作,为蓝色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定基础。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