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吃“鱼生”可惹肝吸虫病,但有的人独爱“鱼生”鲜美。那么,爱吃鱼生的人如何预防肝吸虫病呢?
肝吸虫病在广东省流行地区较为广泛,目前感染率已达5.36%,而近年广州市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番禺和南沙两个区高达20%的人群感染有肝吸虫病,这跟广东人的饮食习惯,认为生食比熟食更有营养,鱼生吃得多有关。可与之对应的是日本有着深厚的鱼生文化,但大量临床观察证实,日本的肝吸虫发病率明显低于东亚其他地区。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日本人吃鱼生时喝酒能杀虫”的说法是否靠谱呢?
真相1 深水“鱼生”危险性低
原来日本四面皆为深海环绕,国民所食鱼生原料为深海鱼,这是日本肝吸虫病发病率低的原因。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副主
“肝吸虫的感染途径大致为肝吸虫的虫卵随患者(或受感染动物如猫、犬等)的粪便排入水中,被淡水螺吞食,在其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浮游水中,钻入淡水鱼虾,在其体内成囊蚴。而螺主要分布于长江两岸和沿江水系、湖泊的江、洲、湖滩地区,以及以河、沟、田、水系灌区为主的山丘内陆型地区,在深水中很难发现。”
所以肝吸虫病主要通过食用浅水的“鱼生”传播,如鲩鱼、草鱼、青鱼、鲈鱼及淡水虾等,当人(或猫、犬等动物)吃了生鱼或未煮熟的鱼虾时被感染,蚴虫进入肝内胆小管发育为成虫,形成肝吸虫病。而像三文鱼这类海鱼含有肝吸虫的几率则比较小。建议大家吃鱼生尽量挑一些比较卫生、正规的餐馆,更能保证“鱼生”来源。
真相2 饮酒无法杀虫
吃鱼生时喝点酒,能去腥,使“鱼生”的口感更佳,那么吃“鱼生”时喝高度酒,是否可以杀灭鱼肉的寄生虫呢?
真相3 生熟不分,危险增加
另外,有些患者并不喜吃鱼生,却感染了肝吸虫病,这就跟厨房卫生有关。
○医师提醒:
病症不典型 “鱼生族”要体检
据了解,经常吃“鱼生”的人有30%~40%的机会感染上肝吸虫病,而不吃生鱼虾可基本排除感染可能。肝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内胆管后,轻者暂时无症状,而随着寄生在胆管中的肝吸虫繁殖增多,病人表现为肝大、乏力。所以食物能做到“不熟不吃”最好不过,对爱吃鱼生的人,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