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等多部门将开启泉州湾首次水下考古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发布时间:2015-05-20 18:49:01 

@@48067@@_A04_y_j2556 副本

1974年挖掘出的后渚沉船

@@48069@@_A04_y_j2554 副本


泉州自己的水下考古队员吕睿

@@48066@@_A04_y_j2557 副本


水下打捞的泉州瓷器


核心提示
蓝蓝泉州湾底,一只宋代德化窑的青白瓷印花执壶,正等着我们去打捞。
相对于“地上看泉州”,泉州湾底,绝对是一片神秘之所在,也是泉州海丝文化的瑰宝所在。
泉州湾,曾经船来船往,商贾如织,往来世界各地的货物,十分丰富。接下来,泉州湾海底世界的揭秘,或将再次震惊世人。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泉州将首次启动沿海水下文化遗存普查的陆上调查。本报联合调查队向读者征集相关线索,如市民有相关文献资料、历史传说或相关古瓷器等文物,可拨打968111提供。
国家博物馆等多部门调查
宋元时期,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明清时期海上则战火纷飞。历史飞驰而过,恰好留下了泉州海域众多遗存。
“相比广东、南沙群岛等地陆续发现南海一号、南澳一号等,泉州的水下考古至今基本无进展”,泉州文广新局副局长、泉州海交馆馆长丁毓玲说,倒是现在一些渔民捕鱼时经常发现古代瓷器。
最近几年,泉州开始重视培训一些水下考古专业人员,一些人员还参与南海、西沙群岛等地的沉船发掘。丁毓玲认为,现在进行水下文化遗存普查正当时。
“此次陆上调查历时两年,通过文献资料搜集和实地走访结合,为水下考古地点寻找确切依据”,丁毓玲说,地毯式调查,工作量大,还将发动各调查地点文化站的工作人员配合,并已对这些人员进行过培训。
本次水下遗址调查,由国家博物馆、省博物院及泉州市文广新局等单位联合进行,先期进行陆上部分调查。
将开启泉州首次水下考古
吕睿,泉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他与本馆张红兴、泉州海交馆傅恩凤、晋江市博物馆林清哲4人,取得中国水下考古专业资格证,是泉州仅有的自己的水下考古力量。
此前泉州港的文物,更多是从陆地出土而来,这次将考古范围扩大到海上,在吕睿看来,这是从最直接的角度,丰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史料。
据了解,1974年,福建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泉州湾泥土里,发掘出一艘宋代木造海船,这是泉州近代最早挖掘的唯一一艘沉船。但至今,再未对泉州水下进行过考古活动。
水下遗迹会多样化
泉州海岸线有49处可停靠船只的天然避风港湾。北宋时期(1087年),泉州市舶司设立,确立泉州港的地位。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介绍,天然的港湾多,稍加建设,就可成码头。泉州今天仍遗留不少古代码头,如法石、石湖、永宁等。而有港湾处,一般会有铁器、石头、木板、堤岸,甚至是海边兴建的宗教寺庙及渔业相关遗迹。
“这次水下考古,可能不仅挖出古船遗址、瓷器,还可能挖出残存的香料、茶叶等”,国家水下考古者吕睿猜想,当年郑成功海商团的遗迹,或蒲寿庚(宋末元初人,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在泉州留下的遗迹等,都可能被发现;此外,应该还可能有水下古港、古建筑遗址等,相当丰富。
陈建中认为,如能发现泉州湾海上遗迹,将印证泉州古港在中国海洋交通史,乃至世界海洋交通历史的地位。希望在惠安、晋江、泉港等重要出海口,多挖出一些东西来。
遥想千年
它们,都在时间流逝中,沉淀在茫茫海底。
在此,记者走访几大区域内的水下遗存待查点,勾勒一个个片段故事,讲述几百公里的泉州海岸线的几千年历史。
惠安净峰镇松村 数千年前的先人
还是泉州这片土地,我们遥望数千年前。
这是新石器时期,原始人类还不习惯大规模建房,却喜好沿江沿水而居。在斗尾港,这里的水边,来了一群这样的人类。可以想见,当时工具粗糙,物质极度缺乏,但富有创造力的他们,学会了用泥土制作陶器装水盛物,不久,他们还学会将器具美化,出现了夹沙红陶、夹沙红褐陶、软陶等。
这个简陋时代的“奢侈品”,数千年后变成了现代人眼中的文物,近年在泉州船厂项目的文物情况调查中被发现,这些陶片现保存在泉州市博物馆,已然残缺不全,却最大程度讲述了历史。
后渚港 万船出海的辉煌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船商朱库国清点完装箱的檀香、龙脑等香料,插上自家商号“朱库国记”的木牌,走出舱门,看船缓缓驶离三佛齐(现印尼巨港附近),心里盘算着:马上就要到泉州了。
元兵南下,宋廷南迁,泉州逐渐成为舶货的消费核心。后渚港停靠着上百艘大商船,船身扁阔、尖底、尾方,大的长百尺,宽五十尺,隔舱多达十几个,船壳也有二三重板。头戴圆帽的波斯人操着闽南语,和船商讨价还价。
奈何战乱,泉州提举市舶司降元,以免生灵涂炭。
是年农历七月中,朱库国的商船抵达后渚港,遇上宋军攻城,一时兵荒马乱,船员逃散,船板破坏,台风夜沉海。
1974年一次潮落,它在后渚港海滩上露出一角,船上还挖掘出木牌、椰子壳、陶瓷等。
现在,它保存于开元寺古沉船馆内,船身残长24.2米,宽9.15米,木质已朽。第一舱和第六舱还留有桅杆座。
晋江深沪湾 盐田之战的沉船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当时的东石镇,盐价高至1两至3两银。四月十八日,郑成功的将领郑时英为垄断盐业,遣派右协副将杨忠破坏相邻的清军盐埕。杨忠出发前被告诫:须乘潮而进,潮落而退。
杨忠率船泊深沪。8天后,潮落而不退兵,被清军获悉,带骑步兵千人连夜围剿。杨忠投海,战船沉没。
晋江市博物馆馆长吴金鹏说,当时,晋江留下“三日清两日明”的谚语,说的就是这场拉锯战。这一战,载于清人《台湾外记》一书。1999年,村民在深沪海滩上,还发现一门铜铳,这门铜铳就是郑军沉船上遗物。
铜铳共刻有铭文35字,是明嘉靖温州府铸造。铜铳明显偏小。据称,并非攻击炮,而是舰队旗舰的发号炮。
专家称,古代海船都是尖底,需压舱石才能抵御风浪,而深沪就发现了压舱石,可以断定有沉船。或许,不久后它也将重见天日。
石狮海域 小口瓶的N种猜测
石狮祥芝渔港,渔民捞起的一个瓷瓶子,引来诸多猜想。
郑成功东渡台湾后,海战中,郑让将士们往瓶里填装油品和炸药,接近敌船大力扔去,以引起爆炸和燃烧。
这个作战方法,似乎未见记载,是因为这个宋代“小口瓶”引来的猜想。瓶高20厘米,椭圆形,小瓶口2厘米,最大直径13厘米。石狮博物馆李国宏馆长介绍,这种瓶宋代就开始大量烧制,可能是平民的日常生活用品,被扔到海边。也有说是贸易瓷器。现在,很多历史学者则认定它是“国姓爷”郑成功用来装火药的。
李国宏说,有学者说澎湖群岛附近发现大量“国姓瓶”,是宋元时期,泉州知府命汪大猷前去镇压海盗;由于长期驻军,澎湖群岛又有至少30处驻守点,可能是驻守将士的酒瓶。
也许,更多文物从这片海底打捞起,会给一个句号。
□相关链接
水下考古
我国的水下考古工作起步较晚,1989年成立国内首支水下考古队。
水下考古发掘,必须依赖先进技术和设施,还必须有确定的线索,如比较明确详细的文献记载,或者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相关见证人。其次,相对清澈、平静的水域便于考古发掘。第三,还需要以考古专家为核心,包括潜水、水下摄影、绘图等的一个专业团队。最后是较大规模的组织机构和经费。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