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黄蓝战略

来源:东北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8:49:1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自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复以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高点定位,自我加压,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项目攻坚、城市建设等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围绕新定位,确定新目标。东营市委、市政府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新的定位:“全市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之一,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集聚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行区和城市建设的新标志”。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紧紧围绕经济工作确定的方向和新的定位,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又好又快”工作基调,着力在大项目引进、高端产业集群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城区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上实施突破,全面提升开发建设水平,努力打造增长极,朝着两千亿开发区目标迈进。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千亿元园区为目标,全力提升园区品质。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46亿元,增长1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8.7亿元、利税109.7亿元、利润66.7亿元,分别增长43.3%44.1%49.1%;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0.8亿元,增长49%;实现进出口总额31.5亿美元,全区贷款余额达到232亿元。深入开展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引进了梧桐集团直升机等过亿元项目33个,总投资522亿元。深入开展了“项目攻坚年”行动,建立了“三定、四包、五个一”的推进机制,76个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2亿元,14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实施了“百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新引进6个高层次创业团队。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跻身千亿元开发区行列,纳入商务部重点调度范围。

围绕发展新思路,加快高端产业聚集。在当前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情况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实施差异化发展,错位式竞争,培育自身产业发展的新优势。要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重点围绕已经初步形成的特色产业,积极引进产业龙头和配套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纵向延伸,形成系列配套的产业链;通过配套企业的横向拓展,形成优势互补的企业集群;进而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配套环境,加快促进产业基地的最终形成。集中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壮大石油装备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铜压延及深加工、新材料等产业,积极突破现代服务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整车项目为龙头,促进广汽吉奥公司提质上量,俊山五菱项目投产运营,同时积极引进一批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以科岭项目为龙头,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快速起步。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大规模集成电路、裸眼3D电视、平板电脑等项目建设,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新能源产业,进一步拉长光伏和风电产业链条,建设中美新能源合作示范产业园区。新医药产业,以力达新医药港项目为龙头,推进资源聚集。石油装备产业,瞄准高精尖产品,突出石油装备的高端制造、技术研发、物流等功能,建设高端石油装备产业聚集区。铜压延及深加工产业,按照产业规划,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深度。新材料产业,严格控制盐化工发展总量,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集中突破服务外包业,积极培育健康、休闲、旅游等高端服务业,加快文化产业聚集。

以项目为抓手,集中开展好两项行动。一是“高端项目招商年”行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产业前瞻性研究,找准主攻方向,提高招商层次,集中突破一批牵动全局、有震撼力的高端产业项目;设立驻外招商站,瞄准港台、日本、欧美等重点地区集中开展对外招商活动;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招商工作的成效。力争全年引进2家世界500强企业,20个过亿元的项目,总投资不少于200亿元。二是“项目兴区行动”。筛选确定了60个项目,总投资733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73亿元。实行三种推进方式。一是对列入开发区重点推进的20个产业项目、8个服务业项目,实行三级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阶段形象进度、手续办理及投资完成情况;二是对城建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职能部门负责制,由职能部门具体实施;三是对未列入重点推进的其它产业项目和服务业项目,实行项目联系责任制,由项目推进办公室具体负责推进。采取三种渠道协调解决问题,对于一般问题,由推进部门和责任领导进行协调解决;对于复杂问题,由推进办公室组织会办会进行解决;对重大问题,由推进办公室提交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加强督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一批项目落地,一批项目达到形象进度,一批项目投产。

围绕新目标,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规划先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精品化、特色化、生态化”的要求,制订和完善了区内城市建设规划,使开发区的建设与整个城市的发展融为一体,真正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城市建设的新标志、新亮点。今年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及时了解并解决企业运行中的问题,鼓励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二是按照“产业层次高起来、产业链条长起来、产业集群强起来”的思路,集中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壮大石油装备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铜压延及深加工、新材料等产业,积极突破现代服务业。三是以科技、人才、金融、物流和基础设施五大支撑体系为框架,搞好开发区综合支撑体系建设。四是按照全市新的战略布局和定位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各项规划,集中推进临港产业区、临空产业区、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园和中美新能源合作示范产业园区建设。五是以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为契机,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进集约集聚发展,集中开展土地清理,坚决收回闲置土地。六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社区服务中心、金水市场改造等一批便民实事,搞好法院、交警大队指挥中心、社会稳定视频动态监控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开发区”建设。

2012年,计划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0亿元,增长1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30亿元,增长3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增长23%;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3.1亿元,增长21%;实现进出口总额35亿美元,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000万美元。使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真正成为黄河三角洲经济新的增长极,为黄蓝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