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在东营的每一天,记者都被深深的感动着,听的最多的就是“没有农行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是喝农行的奶长大的”诸如此类的话。农行东营分行深刻体会到,实施绿色金融是金融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东营作为黄蓝经济战略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资源能源节约为前提,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必由之路。因此,农行东营分行坚持把自身发展彻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大舞台,紧紧抓住“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实施这一契机,优化信贷结构,助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拓宽信贷投放渠道,为企业发展增效减负;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了工业调整振兴步伐,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转型和快速发展。
绿色信贷托起绿色经济的太阳
“绿色信贷的实施,既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需要,更是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农业银行东营分行行长郑祖刚如是说。
“银行是社会的一份子,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不行的。”郑祖刚行长告诉我们,东营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多年来,石油工业一枝独秀,70%的GDP来自石油及其相关产业。在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使命面前,将迎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局面。农行如果不能抓住这一机遇,跟上东营市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企业发展的空间就会逐步压缩,企业也不能实现长久发展。实施“绿色信贷”,可以促使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提高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优化资产结构,并有利于同业竞争力和社会形象。
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开发、设计、制造为一体的太阳能全产业链高科技综合性企业。该公司投资2.25亿元建设的7兆瓦光伏太阳能电站是山东省最大的晶体硅光伏太阳能发电企业,被列为“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其出口总值更是占据山东省光伏产品全年出口总产值一半。公司董事兼CEO助理姚念东先生告诉记者,“没有农行的融资帮助,就没有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我们之所以能在东营立足,并且还能做到出口额占山东全省光伏产品出口总值的一半,得益于中国农行山东省分行这样的有眼光的战略合作者,为他们企业进行资金、战略研究方面的扶持。
而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的投融资副经理田平则告诉我们:农行东营分行一直以支持绿色产业为己任。正是有了农行的战略合作,才有了其他银行的陆续跟进,为企业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目前仅农行东营分行与东营光伏的合作综合授信余额就达2.5亿元。
据了解,“用行动支持地方、用成绩践行承诺”始终是农行东营分行坚持的准则,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农行东营分行切实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始终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己任,以服务城乡两个市场为目标,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全力助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支持了一大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以及“三农”和中小企业。截至2012年4月底,全行各项贷款276.08亿元,较年初增加近14亿元。2010年与2012年,被东营市委、市政府授予“支持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郑祖刚行长表示:“黄蓝”两大经济区的建设刚刚破题,东营农行任重道远。
金融创新助推蓝色经济扬帆河海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使东营这座拥有“黑色血液”和“黄色肌肤”的城市,增添了一张新的名片,石油之城正逐步从陆域迈向海洋。“强化海陆统筹,做大做强临海和海洋产业”被写进东营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而东营农行则未雨绸缪,把支持蓝色经济作为业务经营的重要环节,及早把脉“海洋经济”发展远景,围绕蓝色经济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条,大力支持区内重点骨干企业、优势龙头企业。他们加大针对 “蓝色经济区”建设信贷融资产品的开发力度,利用自己的经济和信息优势,提供特色业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积极探索推出了近海滩涂经营权抵押贷款,支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成为山东省第一家开办此项业务的二级分行。
养参池鳞次栉比、一望无际,人工造礁密密麻麻、蔚为壮观,车辆人员往来穿梭、繁忙有序。这是记者在东营市垦利县现代渔业示范区第一眼看到的景象。随行的农行垦利县支行行长张树红告诉我们,该工程的建设者--山东海宏实业集团,其前身是一家以盐业及化工生产经营为主的工业企业。那么,是什么推动了这家传统工业企业到现代高效生态渔业的华丽蜕变?
在养参池畔一座气派的办公大楼,记者见到了东营海宏盐化有限公司的当家人宁超峰,宁董事长第一句话就是:没有农行就没有海宏的今天!
据宁董事长介绍,“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东营交汇融合,东营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全部纳入两大战略的市,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对企业而言,谁能抓住、用好这一机遇,谁就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占到先机,赢得主动。”海宏盐化做盐业起家,1994年他从东营区一家乡镇盐场干起, 2006年已经形成原盐生产能力35万吨,溴素800吨的规模。如何依托黄蓝战略,发挥资源优势,奏响了向广阔大海进军的黄蓝新乐章一直是困扰宁超峰的一个问题。山东盐业养殖协会的一次会议,让宁超峰受到很大的启发:在胶东,养殖业的收入远大于盐业。回来后宁超峰果断的决定进军海参养殖。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止住了宁超峰的脚步,没有技术、经济实力又达不到。怎么办?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宁超峰决定先干起来再说。2009年,宁超峰看好了沿海的2.7万亩滩涂,但是县里要求三天之内筹措资金2500万。宁超峰一咬牙,硬是在三天之内通过各种渠道筹集齐了资金拿下了这片现在看来绝对是黄金宝地的滩涂。
但是接下来难题又来了,这2.7万亩滩涂不算建设与开发,仅投放参苗就需要3个亿。钱从哪里来?就在宁超峰一筹莫展的时候,垦利农行的领导主动找上门来。经过与宁超峰再三交流,垦利农行发现该企业在渔业示范区内拥有的土地为农业用地,仅有承包经营权,无法办理土地证,按照该行原有的规章制度无法设定抵押。垦利农行的领导们并没有就此止步,经过再三调研,他们了解到宁超峰的2.7万亩滩涂全都办理了滩涂养殖证,能不能从这里想想办法?垦利农行通过研究有关法律法规,认定近海滩涂承包权实质上是荒地、荒滩等承包经营权,属于不动产用益物权,符合《担保法》和农行关于担保的有关规定,支付的承包费和地上设施具有抵押价值。得出结论后垦利农行又及时请示上级行,省行以最快的速度批复了垦利县支行办理滩涂抵押贷款的请示,并指导支行开办滩涂抵押贷款业务。经过不懈的努力,垦利县支行终于于2011年3月份办理完全部抵押担保手续,成功向东营海宏盐化有限公司发放近海滩涂抵押贷款,抵押率设定为35%,满足了上级行不高于40%的要求,既较好的控制了信贷资产的风险,又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宁超峰的海参养殖基地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参养殖基地之一。
“是农行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不管是见到谁我都这样说!”离开海宏公司的时候,宁超峰拉住张树红行长的手感激地说,“2013年之前是农行支持我,2013年之后就是我回报农行的时候,我要成为农行最大的存款户。”
以点带面促龙头企业崛起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作为一家作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城乡一体化大型商业银行,农行东营分行始终立足更好地服务“三农”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实施县域蓝海战略,大力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金融服务升级。
坐落在广饶县花冠镇的华誉集团是一家集种鸡、孵化、肉鸡养殖、饲料、蔬菜、加工和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是1997年全省5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2002年全省35家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龙头企业之一。据华誉公司温景光总经理介绍,在集团一条龙体系建设中,华誉集团养殖基地已辐射四个地市、8个县区、39个乡镇,从业人员达到3500多户,带动周边良种猪养殖2万头,蔬菜种植15万亩,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0多人,增加农民收入1.5亿多元。而这些基地、养殖户每天都在进行着饲料、鸡苗、药品的购销和流通,而公司收购和销售每天也流淌着巨额的现金流。“公司+基地+农户+销售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对集团公司的支付结算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温景光总经理告诉记者:回顾公司20多年的发展历程,集团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农行的关爱和支持。他们以支持企业发展为己任,急企业所急、办企业所需,不断的加大扶持力度,推动银企战略合作,支持企业快速壮大。截至目前,农业银行对华誉集团及养殖体系信贷规模达到8亿多元,为企业发展及养殖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实现了“投资公司化、经营个体化”的标准化养殖模式,帮助企业建立起了现代化的支付结算体系,为公司668个规模养殖场、3500个养殖户、40多个中间商和50多个玉米供应商发放了惠农借记卡,开通了短信通、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业务,县农行还为公司制定了饲料、鸡苗、药品支付流程,大大提高了支付结算效率,降低了结算成本。同时,农行东营分行为集团开通了B2B、B2C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网上订购、网上实时结算,加快了企业的资金流转,提升了公司结算水平,为集团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企业发展遭遇市场风险、比如2003年的非典、禽流感和“日本封关”等期间,农业银行不但信得过华誉集团,而且给于更加优惠的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使企业在关键时期抓住了机遇,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使企业实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
最后,温景光总经理感慨的告诉记者:集团公司能够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离不开农业银行的鼎力支持。东营市被定为国家黄蓝战略实施的核心区,必将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公司今年投资1.4亿元开工建设了5000万只家禽加工项目,该项目上马后集团还将投资4亿元进行项目配套,建设10处标准化养殖场、6处种鸡场和18万吨饲料等项目,计划年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增加农民收入1.25亿元。有华誉集团多年来积累的良好信誉,有银企多年来的真诚合作,相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实现。
对此,农行广饶县支行行长巩稚峰则另有一番认识,他告诉我们:省行的陈军行长曾经说过,“服务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对农行来说是一个全新机遇,也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山东分行将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优化金融服务流程、创新金融产品,不断加大对蓝色经济新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广饶农行近几年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和市级以上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加快构建了“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支付结算体系。大大支持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为主的县域商品流通体系建设项目,基本满足了专业市场交易结算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实现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
山东农行 唱响“黄蓝”交响曲
黄河入海,虽泾渭分明,却终归相汇交融。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是山东“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也是推进富民强省战略的“新引擎”。如果说经济建设已经“扬帆”,那么金融支持则给“黄蓝”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作为山东金融业的主力军,农行山东省分行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把脉“海洋经济”发展远景,围绕“黄蓝”经济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条,优化金融服务流程,创新金融产品,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描绘出山东黄蓝绿三色的经济版图。
2012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与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农行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金融支持和改革创新的重点区域,为“两区”制定专项金融政策。在优先为区域内的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和重点建设项目以及新兴产业高端企业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同时,农行还将充分发挥自身“面向"三农" 服务县域”的优势,积极支持“两区”内“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近年来,农行山东省分行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建设热点,以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为主抓手,适度倾斜资源配置,持续加大重点区域高端市场拓展力度。紧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趋势,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倍增、新特优产业引领、产业集群壮大等工业领域四项工程,依托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服务业四大载体,着力加大高端高质高效产业营销力度。”农行山东省分行行长陈军表示。
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之年,同时也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农行山东省分行围绕打造优秀大型上市银行,奋勇争先,确立了“同业争排头、系统创一流”的战略目标,着力加强客户建设,转变发展方式,拓宽增长渠道,丰富增长内涵,不断提升城乡高端市场竞争力,努力提升农行企业价值,借助“黄蓝战略”两大平台,在扶持“高效生态”和“蓝色经济”中探索新路径,续写优秀大型上市银行的新辉煌。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