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5月14日讯 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东营叠加,是历史机遇对这块年轻土地的垂青。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是东营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后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也是东营人民的美好愿景。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生态山东"建设,东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多年来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实践,特别是黄蓝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东营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东营有理由成为生态文明的典范。
走在全省前列,东营充满了信心。
重大项目、投资环境两大抓手发力黄蓝经济区
东营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这里有8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6000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410万亩的国有未利用土地,9亿立方米的一次性蓄水能力,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东部沿海首屈一指。这里还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好的城市环境,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东营全市上下戮力同心、攻坚克难,推动了经济社会蓬勃发展。这些年,东营GDP增速保持在13%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增长22%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超过8000亿正向1万亿目标迈进。去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76.35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499.9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5.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74.42亿元。
基于此,东营市委书记姜杰表示,黄蓝经济区建设一定要实现大突破大发展,否则就有愧于省委、省政府的期望,有愧于全市人民的期望,有愧于黄河三角洲这片热土的期望。
怎样实现突破发展?东营市的决策者认为大项目的拉动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实现突破发展的重要抓手。
加快黄蓝经济区建设,目前最核心、最关键的是项目,而且是一批重大项目。2012年伊始,东营市委、市政府对确定的30个重点项目进行安排部署,这些重点建设项目既有去年的续建项目,也有今年的新建项目,投资估算大概在千亿元以上,是历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次。市里明确要求,这些重点项目2月底开工,争取"五一"前竣工一批项目,年底绝大多数项目竣工投用。现在,这些项目的关键环节如资金筹措、土地使用、招商引资、动迁、现场组织等运作顺利。市级财政在项目启动和前期运作到位迅速,各级财政部门都在积极想办法确保资金不断链。良好的前景吸引了国内外企业和财团的青睐,许多大型企业有意来东营投资。泰国正大集团与东营合作,计划占地50平方公里,建设世界最先进的种养及加工基地,一跨国公司前来洽谈海参养殖项目,计划建设占地约5万亩的"海洋牧场"。
为了促进重大项目的实施,东营高度重视环境建设。东营市主要领导反复强调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甚至上升到发展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的认识高度,下力抓环境建设。要求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把改善发展环境作为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全力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为项目建设、为企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搞好服务。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