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东营市位于山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408万亩的未利用地均为高盐碱的土壤,生态极其脆弱。多年来,东营国土人从未停止过对盐碱地治理的探索和追寻,种植水稻、上农下渔(挖筑台田)、明沟排碱等等,也曾效果显现,吐芽生绿,生机盎然,却都不同程度地遇到淡水缺乏、雨水冲台、占用耕地、难成规模等问题。
2000年,东营市引进暗管排水系统,应用暗管排碱技术改良治理荒碱地和中低产田13万亩,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东营市国土资源局成功争取到“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暗管改碱工程技术提升与示范”课题,以根治土壤盐碱化、打造生态黄河三角洲为目标,在多级暗管节地技术、经济适用型砂滤料选配模型、基于节水、土壤改良的淋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适宜黄河三角洲土壤和气候特点的盐碱地改良系统工程技术。与此同时,该局加快推进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探索,成立土地综合整治服务中心,组建未利用地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加快推进,为未利用地开发创造高效开放的实施平台。
2011年10月,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土地开发项目奠基启动,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未利用地科学、高效开发利用正式拉开帷幕。该市计划用3年时间,组织实施总规模33.66万亩的8个开发整理项目和4个建设用地开发项目,预计新增耕地11.29万亩。
据了解,东营市以打造全省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先行区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未利用地开发整理项目将全部采用暗管改碱技术,已破土动工的河口区新户一期、河口区新户镇北李、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等3个项目,总面积为2.93万亩,已完成土方128万立方米,水工建筑物20座,铺设暗管4.5万米,预计新增耕地1.28万亩;另有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三分场、河口区新户二期、河口区挑河东片和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等项目正在紧张的筹备启动中,建设总规模为26.3万亩,预计新增耕地8.98万亩。
在东营市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宏伟蓝图上,一场孕育绿色与生命的蜕变正在悄然进行,田块平整、林网覆盖的高标准农田生态系统蔚然成型,沟、渠、路、林、田、村标准化综合整治初具规模,昔日了无人烟的盐碱地已然华丽转身,成为处处绿意盎然、丰收弥望的生命绿洲,408万亩未利用地上处处绽放着绿色的奇迹。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