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春天”吹到青岛
来源:青岛早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49:56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从1961年到1976年,因众所周知的历史等原因,青岛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没有产生全国劳模。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一年,即1977年召开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青岛钢厂工人徐孟田代表青岛工人参加会议,被认定为全国劳模。接着是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在这次被称为“科学的春天到来”的大会上,青岛4位科研专家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被认定为全国劳模。作为当时海洋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现在提起他们的名字,都是海洋科研领域耳熟能详的科学家,他们分别是:方宗熙,曾呈奎,索如瑛,方国洪。
多年以后,即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83岁的索如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当年情景,依然激动不已。1978年3月,穿着崭新的中山装,索如瑛与陆青田、毛汉礼等24位科研工作者,乘火车奔向首都北京,他们作为青岛的代表出席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在火车上,索如瑛他们受到了服务员的夹道欢迎。坐在宽敞的专列车厢里,科学家恍如隔世。“以前臭老九没人理,现在感觉真正受到尊重了。”索如瑛说。
在市总工会的全国劳模名册中,1978年以前获得全国劳模称号和待遇的共计117位,没有一位是科研工作者。从1978年的这次全国科学大会开始,青岛科研技术专家被评选为全国劳模成了常态。比如1979年全国劳模郑守仪,1995年全国劳模管华诗,2005年宋微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