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投资2.1亿元建设青岛高新区基地项目
中国经济网5月11日讯 日前,中国钢研集团已确定投资2.1亿元,在高新区建设海洋工程及钢铁材料检测防护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日前,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新区工委书记陈飞在香格里拉大饭店会见了来访的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白忠泉,双方就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凸显
2012年伊始,青岛高新区按照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统一部署,围绕“科技人文生态新城”和“三城联动主战场”的发展定位,以建设好全市蓝色硅谷“一园”为核心,切实发挥好产业支撑功能,重点发展蓝色高端制造与服务外包产业,超前抓好海洋生物与医药和海洋装备制造两大产业招商,为加快形成蓝色经济的重要支撑区、高端产业的高新集聚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飞表示,青岛是一座海洋科研之城,拥有全国50%的海洋科研力量和三分之一的海洋科技人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给青岛提供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抢抓机遇,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朝着“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奋斗。青岛国家高新区是青岛市面向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是青岛三城联动战略中北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良好的区位、基础条件和城市依托,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条件。希望双方以“海洋工程及钢铁材料检测防护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落户为契机,加强沟通,加深了解,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白忠泉表示,青岛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与独特的区位优势,未来的发展蓝图令人振奋。此次与青岛高新区的合作将进一步优化中国钢研集团的产业布局,为青岛加快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注入新的活力。同时,白忠泉说,中国钢研集团愿继续加强与青岛的全方位合作,为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打造半岛科技商务中心
青岛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大力推动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建设半岛地区科技商务中心(TBD),成为全市科技创新中心。统筹国内外创新资源,吸引海内外人才、技术和资本,通过“承接、融合、创新”,打造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社会中介为主体的创新服务体系。记者了解到,目前,继青岛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大地财产保险等企业落户后,德衡择机入驻高新区,填补了高新区法律服务业的空白。至此,高新区现代服务业类型涵盖了法律、物流、保险、咨询、投资等领域,为企业营造了更加优良的服务环境,将进一步推动区内高端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和升级。
此次与青岛高新区达成合作项目的中国钢研集团,其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十分看重青岛高新区高质量的中介服务内容。据了解,中国钢研集团是我国冶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机构,是我国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冶金行业重大关键与共性技术的创新基地、国家冶金分析测试技术的权威机构。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