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大解放 资源大整合 空间大突破促进威海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思想大解放 资源大整合 空间大突破
促进威海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 王诗成研究员)(在威海市委读书会上的讲座)
首先感谢威海市委、市政府的邀请,使我有机会为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威海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很大进展,我很受鼓舞,也感到非常高兴。近几年来,我在潜心海洋经济、海洋发展战略研究的同时,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沿海地区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思考和调查研究,我提出了《整合山东优势资源,翘起黄河流域的龙头—关于建设国家战略层面的山东半岛现代经济试验区的思考》。这篇文章在引起省委、省政府最高决策层高度重视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面,我就威海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勇立潮头,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谈几点体会和认识,同大家一起探讨。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以思想大解放、资源大整合、空间大突破来促进威海新一轮经济社会大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七大提出把 “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作为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体制上的每一个重大创新,在政策上的每一个重大调整,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做到思想上永不僵化、永不自满,发展上永不懈怠、永不停滞,才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前进;才能面向实际,实现科学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都掀起了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以此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广东省委发动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一口气列出了“八个必须,八个解放出来”,要求用 “杀出一条血路” 的气魄、“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为推动江苏沿海地区大开发,提升全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中国工程院、国家开发银行开展了“江苏省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将沿海地区设为国家重点开发区。通过构造“三极一带多点”,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市区为增长极,依托沿海高速公路、铁路和长江航道,打造南融长三角、北承渤海湾、西联中西部、东出东北亚的国家发展重要战略区。
我个人认为威海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应重点放在思想大解放、资源大整合、空间大突破上。
(一)思想大解放
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从长三角、珠三角崛起,到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提出,再到滨海新区、中部崛起、北部湾开发等战略决策的实施,“十一五”期间,东中西互动、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格局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山东目前处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南北夹击”之中,国内外五百强大企业、大财团从“孔雀东南飞”到“孔雀南下北上”,战略性经济高地在山东南北两个方位迅猛崛起,特别是在环渤海地区,已规划和正在建设的天津滨海新区,辽宁的五点一线,河北的曹妃甸工业区等进入国家战略将会进一步提高环渤海地区的产业集聚能力,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对山东今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威海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高起点战略定位,积极争取省和国家重大政策支持,成为威海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必须面对的重大决策选择。
站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抢占区域经济发展制高点的角度看,威海市如何在已经奠定的良好的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优势资源整合提升力度,在全球经济、东北亚区域经济、面向日韩、面向黄渤海的方位经济中找到自身的新坐标,实现历史性新跨越,成为威海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如东北亚战略地位提升,地处东北亚核心区域的威海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坐标?威海与日韩地缘优势突出,面对中韩经济升温、中日经济趋暖,在发展日韩经济大气候下,如何凸现自己的区位优势?面对沿海地区产业集聚能力升级,威海如何坚持陆海统筹,整合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和率先实现工业现代化?威海最大的发展潜力、空间和优势在海洋,如何走海洋强市之路,做好发展海洋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
面对上述新形势、新挑战,我建议: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统筹谋划,高点定位,超前决策,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
(二)资源大整合
推进产业及资源整合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从国内来看,为增强在综合经济实力竞争中的主动性,沿海各省掀起了一股资源整合的浪潮。2005年11月浙江省突破行政界线,正式批准“宁波—舟山港”名称并正式对外宣称,此后将不再使用“宁波港”和“舟山港”名称,宁波市港口局和舟山市港务局不再是两个城市的港口行政管理责任主体,成立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履行对新的港口行政管理责任,标着了宁波、舟山两个港口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重大突破。宁波、舟山两地党委、政府在港口“合则双赢、分则两误”和“共同推进、做大做强”上形成了共识,合并后的两港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以来,其现实效益日益凸现,港口生产快速增长,岸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码头结构调整完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大增强了港口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在宁波-舟山港的带动下,其他沿海港口也加快发展,浙江省开始向建设港航强省迈进。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也迈出新步伐,营口、盘锦两港整合,共同开发建设盘锦新港区,并充分利用好营口港资源优势,扩大盘锦老港区的吞吐量,实现港口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了两港的共同发展。近年来,我省探索海洋产业资源整合,初见成效。如日照港已与岚山港务集团资产重组,成立了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市将烟台地方港、蓬莱新港、龙口港务集团划归烟台港集团公司统一管理;青岛港集团与威海港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威海青威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又与日照港集团共同出资设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联手经营日照港集装箱码头。通过资源整合,港口核心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提升了山东港口的整体竞争力。但是我省海洋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同行业之间相互竞争仍然比较严重,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形不成集团化、规模化的竞争力。亟待进一步加大海洋资源整合的力度。
威海作为我省的重要沿海开放城市,多年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迅速跃升,各项发展指标都在我省保持领先地位,城市综合竞争力由全国第42位提升到第27位,所辖三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在省内威海的发展是较快的,但与国内同等类型的城市相比,又是怎样的一个位次呢?请看下表:
地区名称 | 人口(万人) | GDP(亿) | 地方财政(亿元) | 人均财政(万元/人) |
山东 | 9366 | 25887 | 1674 | 0.1787 |
江苏 | 7624 | 25560 | 2236 | 0.2932 |
浙江 | 5060 | 18638 | 1649 | 0.3258 |
广东 | 9449 | 30673 | 2785 | 0.2947 |
<TD style="BORDER-RIGHT: #ece9d8; PADDING-RIGHT: 5.4pt; BORDER-TOP: #ece9d8; PADDING-LEFT: 5.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ece9d8; WIDTH: 14.18%;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ece9d8; HEIGHT: 28.25pt; BACKGROU
地区 名称 | 面积(平方公里) | 人口 (万人) | GDP (亿) | 地方财政 (亿元) | 人均GDP(万元/人) | 人均财政(万元/人) |
威海 | 5698 | 252 | 1584 | 82 | 6.286 | 0.3253 |
厦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