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强化领导,全力推进,建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并实施了由分管市长靠上抓的园区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对园区建设实行“周调度、月报告”制度,建立起市政府与各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市政府与园区管委会签订园区建设任务责任书,对园区建设目标、任务和责任进一步细化;园区管委会也确立了“目标管理、倒排工期、落实责任、跟踪问效”的工作倒逼推进机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一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去年12月,创业园(位于无棣县西小王乡)基础设施再提高工程全面启动,目前重点修建的24.27公里已全部完成清表工作,路基工程已完成近60%,个别路段一开始铺设水泥稳定土,预计今年10月底前全部竣工通车。
二是园区投融资平台和科技引领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为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园区管委会先后成立了“山东黄三角农科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滨州中科先导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均为1000万元,下步计划成立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发有限公司,逐步搭建起“园区融资”、“科技引领”和“开发建设”三大平台。目前园区投融资平台已正式运营,正积极筹集园区建设资金。
三是农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与市科技局共建的农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内容日益丰富,功能日臻完善,平台不仅担负着基地认定、生产组织、数据管理、产品检测、标准化制定、结算服务等功能,也兼具农业物联网先进技术成果的体验、验证、推广和服务功能。目前已实现与北京国家农业科技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互联互通。
四是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管理进一步规范。今年以来,市政府将全市范围内培植的58家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扩大到71家,并要求由园区管委会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统一指导、管理,通过项目、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引领各示范园在国家级园区平台上进行提升。为此,园区管委会出台了专门的管理考核办法,突出“高效生态”和“科技领先”,引导和鼓励发展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各示范园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