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以胶州湾为核心,建设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青岛市借力蓝色经济国家战略,加速构建三城联动、品字布局的城市新框架,让青岛真正具有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品质,以新城市布局提升蓝色经济的拉动力。
蓝色发展,规划先行。青岛在发展蓝色经济区的过程中,借鉴世界知名海湾城市的发展经验,制定了“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并通过编制一系列重点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
三城联动,是今年青岛市通过分析研究区位与发展优势、资源与支撑条件,提出的围绕胶州湾,形成东岸老城区、西岸新城区、北岸新城区的三城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新布局。
在胶州湾的西岸,重点建设的西岸新城区,发展方向定位在承接国家战略的重要功能区和海洋经济特色鲜明的新区;新区总体建设统筹规划、董家口港城总体规划和临港产业及物流布局研究都已展开。
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向记者介绍道,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建设,就使得它依托原来的优势的港口资源和雄厚的经济与产业基础,形成我们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一个新高地,那么这样就可以向南对接长三角,向西辐射黄河流域,向北对接环渤海,推动山东省的对外开放和青岛市的国际化进程。
在胶州湾的北岸和东岸,伴随着北岸城区总体规划的陆续出台,总投资近600亿元的106个大项目迅速在这里重点打造的总部经济集聚区落户,科技信息、IT服务外包和工业研发设计等一大批新兴服务项目的启动,目标就是将把打造成华东地区最大的成长型企业总部集聚区。而更早出台的蓝色硅谷核心区总体规划,已经让胶州湾东岸成为中科院、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在山东半岛的第一落脚点,和涉海企业的投资热土。
着力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和功能,青岛市还对全市24个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和产业发展方向进行细化,布局全市产业板块发展,规划城市生态空间。新框架在提出了以青岛主城区为核心,大沽河为生态中轴,滨海蓝色经济发展带、烟威青综合发展带、济潍青综合发展带“一轴三带”向纵深拓展,重点城镇组团推进,带动和辐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