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下月完成 30个项目落户
核心区到2020年基本建成
“到2015年初现形象,到2020年基本建成,成为国际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引擎、青岛滨海科技新城,成为我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此次发布会上,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主任韩守信给出了核心区建设的明确时间表和蓝图。
此次发布会明确了核心区的建设,由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负责。该区域包括鳌山卫和温泉两镇218平方公里的陆域和225平方公里的海域,具有集聚高端海洋科研机构、开展创新服务、建设蓝色硅谷的良好条件。据介绍,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将围绕构建多功能、高品质、生态化的蓝色科技硅谷的发展定位,加快海洋高科技研发、高科技人才、高科技产业和服务机构集聚,大幅提高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能力,辐射带动青岛蓝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蓝色跨越。
4月份完成总体规划方案
“蓝色硅谷坚持高起点规划,在优化核心区发展布局上求突破。”韩守信表示,本市将进一步深化完善核心区的总体规划和16.2平方公里核心区启动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3月底完成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4月底完成核心区总体规划方案。
另外,本市还将尽快调整完成启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前做好核心区内土地的占补平衡问题,确定土地指标年度计划。还将重点规划好科技孵化和创新驱动、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两大功能区,大幅提高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能力。
大会发布,蓝色硅谷坚持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在增强核心区项目承载力上求突破。本市近期将研究确定推进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方案,今年迅速启动核心区配套设施建设,将尽快完成核心区16.2平方公里和外围30平方公里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主要包括交通网络、能源、水源、市政设施、信息化等五大建设工程,使核心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尽快凸现形象。
30个项目已落户核心区
发布会上透露,本市将在核心区建立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和项目引进评价机制,围绕国内外涉蓝的大企业重点引进建设科研教育、旅游、会展、海洋新能源、海洋防腐新材料、服务外包等重点产业项目。
100万平方米孵化器、60万平方米专家公寓、10万平方米硅谷大厦即将启动建设,以此吸引更多的研发机构和高层次科研人员进驻核心区。据了解,目前核心区内已落户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先后引进建设了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城、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等涉及总投资600亿元的30多个高端旅游会展、服务外包、科研教育等海洋新兴产业项目。
3月16日,中船重工七二五所青岛分部、海洋化工研究院海洋涂料科研中试孵化器、国家海洋监测设备质检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鳌山涉海综合实验基地、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这五个重点科研项目已签订建设协议,即将启动建设,努力打造蓝色企业总部集群。
五大机制为核心区保驾护航
核心区建设将坚持创新的体制机制,在强化核心区发展保障上求突破,突出五大保障机制。体制保障方面,该区域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行政管理、项目引进、海洋科技资源共享、海洋科技投入、财税管理等方面的体制,实现资源控制的最大化,集中精力抓好蓝色硅谷建设。机制保障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制度建设,促进工作加速提升增效,迅速提升青岛蓝色硅谷发展的影响力。
政策保障方面,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支持,将蓝色硅谷建设纳入国家有关部委相关规划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资金保障方面,建立蓝色硅谷核心区融资平台,争取蓝色经济区建设专项资金和蓝色经济投资基金向核心区倾斜,支撑蓝色硅谷建设。人才保障方面,积极对接国家“千人计划”,研究制定涉海人才引进政策,大规模引进一批海洋高端科技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全力打造“蓝色人才高地”。本报记者李晓哲高亮 娄花 李志波 实习生 隋小冲
■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主任韩守信答记者问
蓝色硅谷要打造深海基地
问: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项目已经签约,目前青岛水下文化遗产是一种什么情况?
答:青岛水下文化遗产主要是沿海,包括海底沉船等。我们要建设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不光面向青岛,按照国家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在青岛设一个基地,主要职责是协助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黄海和渤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战略、规划和保护方案,协助调查、发掘和保护以及参与全国性的重大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项目。
问:青岛市如何解决蓝色硅谷建设当中需要的资金的问题?
答:在资金方面,现在初步确定是国信集团作为一个初步的融资平台,同时也希望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本投入“蓝色硅谷”核心区的科技孵化。
问:蓝色硅谷要打造一个深海基地,目前进展如何?
答:国家深海基地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海洋深潜的技术保障平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马上就要转移过来,海洋深潜项目正在规划中,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要建造载人深潜器的母港,给国家科考船提供停靠的地方。
问:海洋高端人才的引进应该是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我们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有哪些?
答:在人才建设方面,将采取引进和培养两种方式。目前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的创业条件,政策配套等都给人才搭建创业的平台,打造一个工作和生活环境,像专家公寓的建设,包括将来的落户,这些政策目前正在制定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努力打造好人才创业安居,宜业宜居,打造幸福的城市。使我们的高端人才能够在蓝色硅谷的核心区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幸福健康地生活。
本报记者李晓哲 高亮 娄花 李志波
■探访
一座科技城五个产业园
3月26日下午,记者对蓝色硅谷内的青岛科技城进行探访发现,科技城内的五个产业园进展都非常顺利,部分项目已投入使用。
记者发现,株洲路两侧已经遍布各类企业,路两侧有很多高层写字楼及厂房正在建设。“株洲路两侧分布了通信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青岛创业园、青岛国际创新园四个园区,可以说是青岛科技城的核心区域。”青岛高科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于宁峰介绍,目前株洲路两侧共有大小企业1000余家,年营业收入 500万元的中大型企业有上百家,随着蓝色硅谷的发展,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到园区进行投资。
其中,青岛国际创新园一期项目正在建设中,“一期项目预计4月底能封顶,年底前就初步具备招商进驻的条件了。”于宁峰说,青岛国际创新园将重点发展现代通讯研发创新产业、物联网研发及蓝色海洋科技研发产业,一期建成后进驻企业将达100家。
在位于九水东路北侧 、松岭路西侧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几座高楼在金水路南侧拔地而起,据了解,预计今年能实现进驻。
“这五大产业园为重点的青岛科技城已成为崂山建设蓝色硅谷核心区的主要载体,预计在‘十二五’后期,青岛科技城将形成5至10个产业集群,蓝色经济产值将超过300亿元。”崂山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