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话"人才": 解放思想才能解放人才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06:27 

今年全国两会上,“人才”又一次成为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他们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是第一要务,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围绕发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发展,形成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生动局面。

解放思想才能解放人才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跟上时代潮流,适应形势发展,把人才强国战略化为自觉行动。对经济工作而言,观念一变天地宽;对人才工作而言,观念一变视野宽。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

吴江委员

要在理念上实现新突破

推进人才大解放,必须要在人才理念上实现新突破,必须要在人才机制上增添新活力,必须要在人才环境上提升新水平,努力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正所谓: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我相信,人才大解放,必然释放出推动发展的更大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报记者 罗旭整理)

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代表

盘活现有人才资源

对于人才,要坚持以用为本、唯才是举、用才无类。要善于盘活现有人才资源,使人才能够充分施展才华。比如“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在广西等地开展的“常青义教”项目,组织城市退休教师到贫困地区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提升和师资培训,不仅是对“国培计划”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对整体提升农村教育的品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报记者 罗旭整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韩美林委员

不拘一格用人才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转变落后的、保守的、陈旧的、片面的人才观念。术业有专攻,不要一味用英语、学历等条件作为选拔人才的硬杠杠。现在中国很多拔尖人才并不会英语,学历也不高,但他们的确是社会栋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讲台阶”而不“唯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敢于不拘一格用人才。

(本报记者 罗旭整理)

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原党委副书记

马博敏委员

要勇于超越先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养高端艺术人才是一个大问题。很多年轻人在实践中的创造性不够,局限于学习和传承。事实上,文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创新的创造史。后人继承前人,又不同于前人。每一代杰出艺术家都需要超越先辈的成就,才能激发艺术的活力,推动艺术的进步,丰富艺术的宝库。

(本报记者 李慧整理)

山东临沂市人民医院院长

尹传贵代表

城乡医卫人才应流动起来

作为我国医疗机构最小的“细胞”,乡镇卫生室留不住人才的现象很普遍。作为公立医院,我们一方面对口扶持了乡镇卫生室建设,另一方面敞开院门,让乡村医生、基层医务人员学习、进修。为留住基层医卫人才,还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比如政府帮扶、激励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形成一体,乡村医生享受和城市医生同样的编制、待遇,城乡医生定期交流。

(本报记者 郭丽君整理)

湖南湘潭大学校长

罗和安代表

高校要把触角伸出去

要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除了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培养外,高校还应该把触角伸出去,通过加强创新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人才。一方面,根据企业的科技攻关课题,有针对性地组织科研师资力量,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培养;另一方面,把在校生中有潜力的对象,送到对口的企业进行实训,使其成长为既有理论又具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本报记者 贾宇整理)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

赵汝蘅委员

艺术人才培养不能唯学历

目前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存在一定误区。比如,我们对芭蕾舞等舞蹈专业的中专教育不够重视,中专毕业生一般年龄在17岁左右,经过两年培养很有可能成为舞蹈尖子。但是现在他们都忙着备考拿学历,使得一些好苗子错过了学习和培养的黄金时期。建议选拔艺术人才时不要盲目要求硕士、博士等高学历而忽视艺术功底,这样不利于出人才、出好作品。

(本报记者 郭丽君整理)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伏来旺委员

在交流与融合中成长

少数民族人才的发现与成长容易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比如,有的人虽然在本民族影响很大,但是由于不了解、不适应外边的世界,学识、能力难以对外展现。一方面,少数民族人才要主动融入中华民族的大文化环境中,多与兄弟民族互相学习、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大学者、大专家也要多关注少数民族人才的成就,以吸收、包容更多方面和层次的优秀文化。

(本报记者 张蕾整理)

敢为事业用人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领域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

东方歌舞团团长

田军利委员

要为人才提供成长沃土

“能者知能,贤者知贤”,领导者的眼光、心胸对于选才用才至关重要。能不能把本单位的人才选出来,把所需要的人才从外面引进来,既体现领导者的责任,也体现领导者的水平和能力,还体现领导者的作风和品质。人才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和造就。作为领导,一定要知人善任,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沃土,为人才提供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的平台。(本报记者罗旭整理)

中石油管道局原局长

苏士峰代表

给创新人才更多理解宽容

对于创新人才尤其是那些能够推动科学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高端人才高看一眼、厚待三分,这符合国家民族的当前和长远利益。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黄金年龄段一般为25岁至45岁,他们往往具有敢于标新立异的特质,鲜明的个性中往往孕育着创新的种子。要对创新人才给予更多的理解、宽容和支持,为他们早出成果创造条件。

(本报记者 罗旭整理)

民盟中央副主席

郑惠强委员

用好用活老年人才

我国目前约有600多万离退休科技人员,占科技人才总数的五分之一。充分利用老年人才资源,吸引高知、高技能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将有效缓解我国当前人才资源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各级人保部门或老龄工作部门应设立老年人力资源信息库,组建老年人才市场,定期为老年人才交流提供场所,提供就业供求信息。建立各类专业的老年专家委员会,为政府工作和社会经济活动出谋划策。

(本报记者 罗旭整理)

辽宁省抚顺县后安镇傲牛村党总支副书记

杨敏代表

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国家应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任用、评价、激励机制,真正让想做事情的人有用武之地。教育应更具有前瞻性,大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建议增加高科技研发资金、高科技人才创业资金、高科技企业发展资金。

(本报记者 殷泓整理)

廊坊荣盛集团董事长

耿建明代表

大胆启用乡土人才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就在人才资源。应该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培养土生土长的优秀领头人。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分期分批对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使其成为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及时把农村涌现的种养能手、致富能人吸收到党员队伍中;对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实行职业化管理,完善离职保障。(本报记者罗旭整理)

山东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孙菁代表

采取综合措施解决“用工荒”

解决“用工荒”的问题,一要改革现行劳动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一线劳动者的收入和待遇;二要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三是落实行业准入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解决“结构性用工荒”提供保障。(本报记者殷泓整理)

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

只有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才能促使各种人才脱颖而出,开创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人才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北京大学原校长

许智宏代表

从教育体制上创新人才培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