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施展才华真有那么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9:06:28 

随着“百人计划”、“千人计划”等各种人才引进计划陆续出台,科教领域正迎来一拨归国潮。然而,海外人才回国施展才华不如人意、引进“女婿”气走“儿子”等现象时有发生,引人担忧。

究竟该为海外归国人才提供怎样的发展环境?海外人才如何与本土人才一同创新发展?为寻找答案,《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

力量不可忽视

2011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改革开放后留学回国人员占了近90%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留学回国人员在我国科技界已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许智宏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校长多半都有留学经历。中科院很多研究所所长也是海外归国人员。

全国政协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北京师范大学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校教师的20%左右,全校1700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5%以上。

“海外回国人员已成为一支推动我们科技、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许智宏说,他们不仅带回了先进的技术、知识,而且带回来很好的理念。

“虽然仍有很多东西需要改善,但毕竟我们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有很多进步。”许智宏说。

提供一份沃土

回国第十年时,全国人大代表邓中翰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

“我是幸运的。国家的支持、社会的包容和尊重,是海外回国创业者发展的沃土。”邓中翰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幸运。

“很多人都有很好的教育理念,但缺少一种舞台施展他们的才能。”许智宏认为,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管理模式在很多方面妨碍回国留学人员,而且是科研、教育一线人员的才能的发挥。

现行的人才评价体系,是许多海外归国人员最头疼的地方。例如,科技人员每年要写很多报告、汇报,还要按照政府部门的管理模式填各种表格,浪费了大量精力。

这种评价体系也让人变得短视。高校、科研院所崇尚学术第一,整个社会官本位、追求名利、追求短期目标、急功近利。

当前,在科技界流传一种说法:申请经费时同舟共济,申到经费时同床异梦,申请奖励时同室操戈。

“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在失去方向。”许智宏担忧地说,“必须尽快改善软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前校长刘经南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就介绍,现在许多留学人员对于完全辞掉国外的工作仍心存疑虑,“无论是国内的科研环境,还是国内提供的待遇、条件,都让他们无法最终下定决心回国发展”,最终选择了“脚踏两只船”的做法。

“科技体制层面的问题已积重难返,改革必须下定决心。”刘经南说。

钟秉林也认为:“国家花那么大力气引进海外人才回国,就应首先给他们创造一个好的发展氛围。”

成功的三大精神

许智宏也曾赴发达国家做访问学者,回国几年后担任了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所长。

许智宏回来后发现,管理几百人的研究所真的很难,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管理经验。

“中国的问题只能一步步改革,作研究也一样,海外回归人员既要了解国际的科学前沿,也要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情,必须融入中国社会。”许智宏认为。

刘经南也向记者介绍,在武汉大学,有不少回国人员都不能完全辞掉国外的工作,而真正辞掉工作全身心回国,而且带了团队回国的,都能作出比较好的成绩。

钟秉林也是一名老的海外归国人才,曾赴英国留学。

“海外人才既然选择回国就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社会上流传的海归人才“水土不服”之说,钟秉林不完全认同:即使在国内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环境也会不一样。

钟秉林认为,无论是对海外人才还是本土人才来讲,无论是在国内创业,还是在海外发展,都必须具备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这三大精神具有普适性。

“我作过一个统计,取得院士资格或者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人,一般都须在一个单位工作8年以上。一般而言,具有敬业精神、风险精神,都能取得好的发展。”钟秉林说。

尤其对科研人员而言,团队精神格外重要。“不同学术思想的人融合创新才更有利于作出创新成果。”钟秉林认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