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抢抓蓝色战略 开放型经济再上新台阶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日前,记者自日照市商务局获悉,2011年,日照进出口额达到207亿美元,是五年前的4.3倍,使用外资、对外投资情况也分别比五年前增长1.8倍、33.5倍。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日照抢抓国家蓝色战略、钢铁精品基地建设等重大机遇,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正在快速形成。
在开放政策的引领下,日照临港工业迅猛发展,冶金、浆纸印刷、粮油、汽车零部件、造船、石油化工等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以汽车零部件加工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快速壮大,形成了整车(含低速运输车)75万辆、发动机40万台、变速箱40万台的产能;石化、浆纸印刷、大豆等产业提速发展,新增油品加工能力700万吨、浆纸110万吨、大豆400万吨,大豆加工能力跃居全国第二位。
在多次到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举办经贸活动的同时,日照对外开放交流合作领域更加宽广。目前,我市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57个项目,与17个国外城市缔结友城,1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日照,比五年前增加6个,国际贸易合作关系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欧盟、美国、香港、韩国等传统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3倍、1.9倍、2倍和1.4倍,对俄罗斯、南亚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0.4倍和4倍。对中近东、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进口增长均翻了三番多。
同时,出口商品结构方面,由原来以钢铁、煤炭、水泥“两高一资”类商品为主逐步转变到现在以发动机、液晶电视机、电子元器件等中高端商品为主,2011年工业制品出口比重比2006年底提高11.7个百分点。依托港路区位优势,大宗资源类商品进口迅猛增长,铁矿砂、大豆、木片进口量占全国的7%、13.8%、48.2%。金禾生化集团柠檬酸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的29%,凌云海糖业原糖进口精加工占全国的近50%,一批产业链条长的优质大项目扎根日照,形成独具特色的临港产业体系及产业集群,兴业集团、昌华集团等10家企业分别到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为我市长远发展积蓄了后劲。
开放型经济载体建设方面,日照始终把港口作为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从日照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到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再到鲁南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迅速起步,至2011年我市实现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市域全覆盖,对外开放载体实现历史性突破。日照机场、山西中南煤炭外运铁路大通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稳步推进,为日照今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