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出现“流鱼”现象

来源: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5-05-21 03:45:58 
自2002年开始,黄河小浪底水库开始进行调水调沙试验,到2007年为止,已经进行了6次,约有4.2亿吨的泥沙被冲入大海。调水调沙可以有效地解决黄河淤泥淤沙问题,对黄河的治理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黄河下游及黄河口附近海域的渔业生态及鱼类种质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近日,《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渔业资源影响评价及对策研究》项目组对黄河山东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监测。6月21日,小浪底水库开闸放水,6月28日洪峰从东明县进入山东段,泥沙急骤增多。由于含沙量过大,致使水体严重缺氧,再加上泥沙封闭了鱼类的鳃丝,鱼类不能正常呼吸,从而出现大量鱼类漂浮于水面,即人们所说的“黄河流鱼”现象。从黄河山东段的上段一直到入海口均出现了“流鱼”现象,持续时间达10天之久,随着流量和含沙量的减少,“流鱼”逐渐消失。
由此可见,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渔业资源有较大的影响,对鱼类的破坏更是直接性的。为此,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治理黄河的同时,要考虑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保护母亲河——黄河的生物多样性。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