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地震灾区唱歌纪念因救助中国研修生牺牲男子
“奇迹一棵松”虽然孤单地挺立在寒风中,但它支撑着当地灾民对新生活的期望。
地震前,高田松原7万棵松的壮观场面。
IWAKI市丰间区的丰间中学体育馆内,墙上的时钟仍停留在海啸来临时间:下午3时27分。
“死刑琴”的涅槃
地震时:海啸中被掩埋,基本报废
今日:修琴师花半年时间修好后亮相日本“春晚”
在福岛县IWAKI市中心,修琴人远藤的店铺里摆放有他最心爱的一架钢琴,这是一部曾被判了“死刑”的琴。他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只为让其复活。而这件乐器背后的故事,也代表着这座在福岛中受灾最严重小城的复兴精神。
海啸前三小时,钢琴正在演奏毕业曲
钢琴原本摆放在离IWAKI市区
据介绍,IWAKI是整个福岛县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共有300多人死亡或失踪,其中两百人便来自丰间区和薄矶区,后者与丰间相隔仅
灾难后,在清理废墟现场,救援队在海边沙滩中找到深埋沙中的琴架,这架在平成11年(1996年)由村里善者四家广松店赠送的钢琴在发现后基本已处于报废状态,音箱被水浸泡,管弦完全失控。随后,钢琴被抬送回到学校体育馆,这是摆放了它十多年的地方,每年的毕业典礼上它都会洪钟响起,每个学生都记忆犹新。
挖起维修半年, 亮相日本“春晚”
地震后,在市中心开琴店的远藤先生便更忙了,隔三差五会收到送来修理的钢琴。记者在其狭窄的店面中看到,目前还放在店中修理的钢琴就有三架。但当他接到丰间中学的这架钢琴时,几乎没有考虑便接下这个辛苦活。整整用了半年,几乎每天都需进行调修,其精细程度很难用文字表达。但远藤忘不了钢琴重新校准音色响起的一瞬,“感觉太美妙了。”在记者镜头前,腼腆的远藤露出了少有的兴奋。
而接下来的故事几乎每个日本人都知道,去年的
目前,钢琴仍寄存在远藤店中,他希望学校复学后还能送回,而经红白歌会播出后,也常有学生或市民到现场瞻仰。
电台的坚守
地震时:它成为IWAKI市唯一的消息来源
今日:地震一周年之际电台将做特别节目纪念
成当地市民唯一信息源
地震发生后,政府往往会立刻成立灾害对策本部,此时电台的两名记者已经带上设备奔向IWAKI市政府。得知IWAKI市灾害对策本部设立在消防署,记者们便在消防署设立临时电台,进行工作。“SEA WAVE”电台进入24小时播音状态。
电台局长安部正明说,“运输物资的车辆不敢进来,城市一度进入缺粮缺水缺油的状态。电视台等都撤出了IWAKI市,我们仍坚守在这里,因为还有不能逃离,IWAKI市的居民需要我们”。一段时间内,“SEA WAVE”电台成为IWAKI市居民获取本市救灾、物资等信息的唯一信息来源。
成居民生命救援中转站
据“SEA WAVE”电台的统计,因为地震过后大部分居民电话线路不通。他们利用电台当时唯一能通话的一条电话线路,总共接收到市民200条“安否情报”(向家人报平安的信息)对外广播,并将所有“安否情报”发在电台网站。一位远在上海的日本网友便是通过网站获知家人的情况。
与此同时,电台随时滚播水电的停供与恢复计划,救援物资情况,全市商店、理发店、药店、银行的营业情况和优惠信息,避难所、养老院的具体情况等等。
更重要的是,电台成为IWAKI市地震期间的生命救援中转站。如地震后,避难所工作人员直接跑到电台求救,因为天气寒冷,避难所几位老人去世,继续暖炉、毛毯等保暖物品确保老人们的生命安全。广播出去后,住在IWAKI市避难所附近的居民迅速将家里能有的御寒物品送到避难所。
采访中,安部正明告诉记者,“
舍身救人的日本友人
地震时:他为救中国研修生牺牲
今日:家乡人传唱歌曲来纪念他
位于日本宫城县牡鹿半岛的女川町毗邻石卷市,是一座富裕的渔港小镇,这个以秋刀鱼著称的美丽渔港在去年的3·11地震引发的海啸中千余人遇难,人口损失达十分之一。
作为海啸重灾区的女川町,是最为中国人熟知的灾区之一,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一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感人故事。
中国研修生获救,他却被海啸吞噬
灾难发生时,地动山摇,佐藤水产株式会社的20名中国研修生逃到宿舍附近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不一会儿,公司专务佐藤充跑过来,喊着“海啸来了”,随后带着他们跑到更高处的神社避难。安顿好研修生后,佐藤充又冲回宿舍楼,试图找寻妻女。但宿舍楼很快被海啸淹没,佐藤充再也没有跑出来。
“我们看到他被逼得无路,在房顶上左跑右跑,最后还是被卷到水里。一开始还扑腾了两下,很快人就不见了。”一名中国研修生用相机拍摄下了整个过程,视频里,女孩们尖叫着、哭喊着“快跑啊”,却只能看着救命恩人佐藤充被海啸无情吞噬。
在中国,佐藤充舍己救人的义举被视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当地人用歌唱纪念佐藤充
在女川町,50多岁的
自幼与佐藤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