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一座港城的命脉

来源:张向冰   熊沈校   发布时间:2015-05-21 03:46:05 
环保,一座港城的命脉
来源: 中国海洋报
字体:
发布时间: 2008-07-15

张向冰 熊沈校

7月,炙热的阳光铺满江苏千里金色海滩。
“环保,是我们这座千年古城最大的命脉。”听完江苏省如东县县委书记周铁根讲述“环保与一座港口和一个新城”的详尽规划,凭海临风,眼前浮现的分明是一幅清晰可见的生态环保型的港城宏图长卷。
环保是最大的民生
江苏,既有黄海的辽阔,又有长江的绵延,但多少年来,海是海,江是江,通江达海的优势不是在叠加中放大,而是在割裂中弱化。
让江海对接,让江海联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洋口港独特的战略位置,承载起了世代江苏人的殷殷期盼,这片宝贵的深水资源,不再仅仅属于如东、属于南通。
“环保是最大的民生。”周铁根认为,加快洋口港的开发建设,首先要以“环保优先”为第一要务。沿海产业带任何开发项目离开了这一条,就会背离沿海开发的初衷。只有把生态和环境保护放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区域空间和产业支撑的前提下,才能推动新一轮沿海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布局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环顾全球,一个大型港口的崛起,必然会催生庞大的临港产业集群。如何做到沿海产业带开发与生态、环保相和谐?周铁根告诉记者,规划生产力布局,特别是沿海产业带生态功能区的规划,要先行一步走在临港产业集群的开发之前。
如东因港兴市,洋口港的发展,将使如东在20年~30年后,建设成为一座人口素质高、产业链完整、生态友好型的中等发达城市。周铁根对此信心百倍,他说:“洋口港发展要特别注重与未来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要以洋口港为中心,建立化工、冶金、高新技术产业区,撤销不符合生态功能区划的化工区,建立生态保护区。只有生态好了,沿海产业带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民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环保是最大的生命线
上个世纪80年代,一批海洋专家在洋口港外十多公里处,发现了一条水深达17米以上直通太平洋的潮汐通道,3万年前这里曾是古长江的入海口。
千年古城,万年入海口,今朝梦圆洋口港。周铁根说:“没有洋口港,就不会有如东沿海经济的腾飞;没有环保,就会断了港口梦,吃完子孙饭。因此,港口是如东最大的生命线,环保又是建设如东港城最大的生命线。”
周铁根还介绍说:“洋口港承载了如东人的世纪之梦。这里不仅是江苏沿海难得的深水大港港址,也是中国东部沿海罕见的国际性天然深水海港港址。20多年的不懈努力,洋口港的基础设施和一系列重特大项目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10万吨级加减载锚地建成,首次航道试航成功;第一个万吨级泊位即将投入使用;海上人工岛工程、陆岛跨海大桥、首期10平方公里临港工业园建成在即;连接港区和外部重要交通枢纽的高速公路、铁路、运河等集疏运体系近几年内将全面建成……”
2008年洋口港将实现初步通航。周铁根告诉记者:“要将洋口港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国际水准的现代化石化基地和长三角重要的物流中心。这些临港产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让人民群众真正看到碧水蓝天。”
环保是最大的领导责任
“环保是最大的领导责任。领导环保责任制要贯穿港城发展全过程,在临港产业开发中成为统领全局的纲领。破坏了环境,会让始作俑者成为历史的罪人。”
面朝大海,周铁根底气十足地说:“在能源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依托洋口港的综合资源优势,发展大型能源、石化产业,同时建成石油、液化天然气和其他大宗原材料进口中转和储备基地,这对于江苏经济保持全国强势地位的意义不言而喻。”
周铁根说,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绿色能源示范县,这些临港产业的形成,对环境承载力是一次考验,更是对环保工作和生态意识的一次考验。只有把海洋执法管理与其紧密结合,才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
“现在海洋水产养殖收益很高。经济规模上去了,但同样带来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我很担心几十年后,人们还能不能吃到海鲜?因此,在加大治理措施的同时,渔业要加快转产转型,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先开发后治理的办法要不得。”周铁根不无担忧地说。
“生态就是经济,生态就是所有沿海产业的基础。这一点,到任何时候都要放在首位。在开发中,生态规划要先行。洋口港要在建设中下大力气整顿生态环境。”周铁根对把如东建设成为生态友好型的新兴港口城市充满信心。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