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市场,群企逐鹿进行时

来源:李剑桥 张红升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8:53 

记者 李剑桥 张红升 报道


本报济南讯 岁末年初,记者走访济南街头,发现似乎在一夜之间,省城冒出了大约200家海参专卖店,而在2005年初,这个数字只不过30出头。业内人士认为,海参专卖店的爆炸式增长,标志着海参市场群企逐鹿的时代已经开始。
“企业不会放过每一个掘金点。海参作为‘八大海珍’之首,其本身的营养保健价值人所周知,被企业瞄准、开掘、打造很正常。”一位长期从事保健品的人士说。
不过,企业为什么重点放马济南,还是有些让人不解。对此,山东海大龙翔营销有限公司的邱峰经理作了如此分解:“第一,山东是最大的海参消费市场,济南又是海参消费最高的城市。第二,青岛、烟台、威海等地作为传统的海参消费市场,其终端市场做得已经很大,市场比较净化,价格比较均衡,消费也比较理性。第三,可以依靠济南的省会优势和区位优势辐射培育泰安、济宁、菏泽等地市场,以及开拓河北、河南等市场。”记者了解到,不少雄心勃勃的海参企业,眼光瞄准的是全国市场,而济南正是他们的突破点和“练兵场”。
济南的消费潜力,也确实验证了企业的目光。2004年3月,济南的海参市场开热。这种热度首先是从酒店开始的。“我知道,一家海参馆7天进账13万。”一位经营者说。目前,和海参挂边的酒店不下1000家,单纯的海参馆不下200家,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是“成几何数增长”。
据了解,2004年上半年,干参是主打,从下半年开始即食参走热。“国内最好的干参实际价位不超过每公斤6000元,干参在价位上提不起来。”业内人士说,“虽然目前市场价位比这高得多,但一旦哪一家发难,就必然把这里面的高利削平,利低就要量大,否则难以生存。”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具有酒店背景,或是能联系到团购单位,在目前的高价位上,海参企业纷纷以连锁店的形式,拓展终端市场。在各色海参专卖店中,几家大的海参企业已占“半壁江山”,而一些小的海参专卖店则陆续“关门大吉”。和平路上一家专卖店的姜老板告诉记者,开业两三个月来,每月销售额只有2万元左右。他说:“坚持几个月看看,不行也得撤出。”
“干参和即食参就像面条和方便面。”显然,“方便面”对于海参企业的产品化运作更有意义。
据了解,2003年全国成规模生产即食参的企业也不过十几家,而现在仅山东的企业也有此数。“目前,仍是市场导入期,是做大蛋糕的时候。”邱峰说。
但是,虽然蛋糕还没做大,一些即食参企业已经急不可耐地打着“即食参”的旗号做起概念炒作了。据了解,有的企业通过各种炒作手法,一个节日就可以有几百万的收入。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不愿意多化功夫,真正做好产品,最终必然遭受市场的排斥。一些概念炒作的企业在眼前的春节销售上已经初尝涩果了。”
对于海参市场的走向,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2006年市场将明晰化,专做即食和专做干参的会明显分开,有代表性的企业会凸现出来,这将是跑马占地的一年。2007年,企业间将展开对决。

2006年2月13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