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条野生鱼为啥这么难?

来源:青岛早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9:27:19 

多种野生鱼面临“灭门”

在许多人看来,像青岛这样的沿海城市,丰富的水产资源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在咨询了青岛市海洋渔业局与黄海水产研究院的专家后记者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结论。“胶州湾的各种水产品是否是取之不竭的,渔民们可能最有发言权,近几年的海洋捕捞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要赶快摒弃这一念头。”水产研究院专家王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海洋资源的保护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局面,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黄海地区成规模的鱼类有20多种,但就目前来看,青岛近海能形成大规模产量的鱼类就只剩下小黄花鱼、鲅鱼、刀鱼这3个品种。

记者了解到,青岛的母亲湾胶州湾、烟台的母亲湾莱州湾是我省两大海湾,这两个海湾原本都有着丰富的基础饵料,是黄渤海多种鱼 、虾、蟹类的产卵基地。但近年来,随着两湾生态环境的恶化,海洋生物资源急剧衰退,优质鱼虾类已形不成鱼群。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统计,渤海鱼类已经由20多年前的63种下降到现在的不足30种,很多海域已经变成无鱼可捕的海洋“荒漠”;我省近海的47个主要捕捞品种,有7种充分利用,27种过度利用,6种处于严重衰退,有的甚至已濒临灭绝。

“扫荡式”捕捞太恶毒

“现在有些渔民在捕捞时都没有想到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只想着怎么把眼前的利益最大化,就目前来看这种不留后路的捕捞方式的影响已经显现。”即墨海洋与渔业局水政执法大队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大马力渔船在捕捞船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在查获的一些非法捕捞船只上看到,渔民捕捞工具已经由过去的“大口径”渔网变成现在的“高密度”拖网,这种网具在捕鱼时不仅将海中大大小小的鱼虾一网打尽,而且就连鱼产在海中的卵也都一并拖上岸,这种 “扫荡式”捕捞法让所有的鱼子鱼孙都“难逃一网”。

“在胶州湾鱼类产量最好的时候,渔船的马力最大不过3万,而现在胶州湾年产鱼量大幅度减少,可我们的渔船几乎哪一条都超过了2000万马力。”渔业资源面临枯竭,而渔船还在井喷式地增多,在这种捕捞强度下,如果再不制止,野生鱼资源枯竭只是早晚的事。

针对过度捕捞海洋渔业局表示,自1995年起国家开始实施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每年61日至91三个月的时间为休渔期,在休渔期按时进行增殖放流,经过努力,不少已经枯竭的渔业品种已经得到改善,但整体的改进还需要渔民们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污染太重破坏生态平衡

除了过度捕捞外,海大专家温教授表示,水域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也导致了海洋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胶州湾海水的水质以及水生生物的多样性都受到严重威胁。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总面积388平方公里的胶州湾,在过去50年间萎缩了100余平方公里,在面积缩小的同时仍然承载着大量的生活污水。据统计,仅胶州湾东部年排放陆源污水就达1.5亿吨,再加上胶州湾北部、西部,年排放陆源污水总量超过2亿吨。《2009年青岛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胶州湾沿岸排污口数量较多,陆源入海污染物量较大。2009年夏季,胶州湾轻度、中度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1.7%21.5%14.3%,受污染海域面积较2008年增加12.0%。治本之策还在于治理污染、清洁海洋生态环境,还鱼虾们一个干净的“家”。

据悉,青岛已在不断立法加强海洋环境保护,自2009年起青岛市实施监测的重点排污口数量由2008年的4个增加到10个;20105月份起实施的 《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规定,流入胶州湾的海泊河、李村河、板桥坊河、娄山河等河道内部不得新建排污口,已建的排污口应当按照规定标准排放;用海的单位或个人在海域内倾倒生活垃圾、废弃物的,将被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