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市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近年来,山东东营市以发展生态渔业、现代渔业、品牌渔业为重点,以实施“双十”工程为手段,积极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水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全市渔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全市渔业增养殖面积达到185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8万吨,渔业总产值1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6%和17%。
一是养殖优势特色品种规模进一步扩大。刺参、黄河口大闸蟹、对虾等特优水产养殖十品种比重不断增加,标准化基地规模不断膨胀,其中,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养殖面积达到80万亩,年产量1.4万吨,产值17亿元,成为黄河流域最大的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海参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量7000吨,产值12亿元,成为山东省重要的海参养殖基地。
二是渔业资源增殖效果明显。继续实施渔业增殖放流计划,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实施了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黄河口大闸蟹等品种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全面修复我市近海渔业资源,2011年海洋渔业捕捞产量8.7万吨,产值9.2亿元,渔业增殖资源成为维持近海捕捞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渔业品牌培育卓有成效。充分利用黄河口大闸蟹集中上市季节,在东营举办了第二届黄河口大闸蟹上市新闻发布会和第四届黄河口大闸蟹美食节,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第十四届香港国际食品展暨山东名优农产品香港精品展、第四届全国食品博览会、第六届海峡(福州)渔业博览会、首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食品博览会、2011年成都·山东十大渔业品牌推介会等活动,通过参加各种展销和推介活动,黄河口特优水产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黄河口大闸蟹的品牌价值已经达到8.55亿元。
四是渔业龙头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截至2011年底,全市市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已达到23家,省级渔业龙头企业达到4家,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到6.5亿元,年加工能力近4万吨,销售收入9亿多元,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44家,带动养殖基地35万亩。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