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所2项成果荣获2011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日前,青岛市科技局发布2011年度科学技术奖拟授奖成果公示,黄海所王印庚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养殖刺参疾病防控技术及示范推广” 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冷凯良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水产品中多种药物残留同时测定技术研究” 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养殖刺参疾病防控技术及示范推广”对养殖刺参的流行病率先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发现并命名了腐皮综合征、烂边病、烂胃病等11种病害,完成了7种疾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阐明了养殖系统微生态特征、季节性变化及其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研制出病原快速检测技术、抗菌免疫双效型中草药复方、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流体饲料消毒器等多种技术和产品,建立了刺参疾病档案和疾病防控技术体系。该项目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综合防病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发表论文36篇,出版《海参健康养殖技术》专著1部,制定刺参健康养殖技术规范4项,申请、获得专利12项。该研究成果已在山东、辽宁、河北、浙江等省份刺参养殖主产区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通过近百次培训班和技术讲座,培训基层技术人员5000余人次,病害防控技术信息普及率达85%以上,疾病治愈率达到80%以上,每年可减少产业经济损失10亿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项成果能在产业中预防疾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正确指导生产、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实现刺参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产品中多种药物残留同时测定技术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17种磺胺类及15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检测技术,一次进样同时实现定性定量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并降低了检测成本;改进了样品提取及衍生化技术,将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化,提高了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的检测灵敏度;制定完成行业标准2项,均已发布实施并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据悉,本年度科学技术奖共评出自然科学奖20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技术发明奖10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科技进步奖120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43项,三等奖6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