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限度利用空域资源服务青岛地方经济发展

来源:青岛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9:33:48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1215日零时20分,山航4556航班平稳地降落在青岛机场的跑道上。这是青岛地区以进离场航线分离为主要内容的空域结构调整工作正式实施后落地的第一个航班。它标志着青岛地区正式实施空域结构调整。此次调整共开辟航线6条,实现了西线青岛至济南以远方向,北线青岛至大连、北京方向进离场航线的分离。青岛机场起降航班将逐渐提升到每小时28架次,比原先增加6架次,若每天按15小时计算,每天可增加90个航班,可满足青岛航空业未来35年的发展需求。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空港经济将带来重大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青岛机场航班日均起降达300多个架次,高峰时达到360多架次,2010年旅客吞吐量达1110万人次。青岛管制区内有机场、起降点共11个,航路航线12条,飞行环境十分复杂。由于空域资源紧张,飞行拥挤,青岛机场每小时最多起降22架次,使安全顺畅飞行成为奢求。有些航空公司想飞青岛,却由于空域原因不能如愿。甚至夏季重新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尤其在出现恶劣天气时,流量控制更是常态。

2007年开始,青岛空管站积极主动,多方协调,探索新的空域使用办法,并应用在北京奥运会和青岛奥帆赛期间的空管保障中。随后,青岛空管站通过开辟临时直飞航线、航路偏置、实施塔台和进近分离等措施,实现空域的灵活使用。然而,“修修补补”的办法,远远不能满足航班迅猛增长的需求,对空域进行大的调整,变得日益紧迫。20112月在北京召开了青岛机场进离场航线分离方案协调会,最终确定了空域优化调整方案,并将实施时间定为1215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