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红腿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13-07-03 10:23:33 

(1)病原体
对虾红腿病病原体从福建病虾上分离到的病原菌是鳗弧菌(V.anguillarum):从山东省病虾上分离到的病原菌是副溶血弧菌(V.paranaemolyticus)。
(2)流行情况
该病在全国各养虾地区都有流行,常呈急性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达90%以上,使许多养虾场大幅度减产,不少养虾池因此绝产。该病多发生在7月上旬以后高温季节。红腿病也是越冬对虾的常见病。该病的流行与池底不清淤、不消毒,池水交换不良,放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不过细等有关。
(3)病症及病理变化
病虾活动力减弱,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或沉底不动,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对外界的惊扰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停止吃食。个体消瘦,甲壳与肌肉间空隙大;头胸甲心区上方由原来的清色透明变为白色,后期变为淡桔红色,形状为三角形。最主要的症状是附肢变红,游泳足最早变红,以后步足及尾肢也呈鲜红色。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附肢变红是由于红色素细胞扩张;头胸甲的鳃区呈黄色,第二触肢鳞呈黄色。血淋巴液释薄,凝固性差,甚至不凝固,并失去原来的淡兰色;血淋巴液中有大量细菌,在附肢、肝胰腺、肌肉、肠、鳃等组织器官中也都有大量细菌。肝胰腺萎缩,或呈白色、软化,在组织切片中可以看到血细胞包围细菌的团块。
(4)防治方法
对虾红腿病的防治方法可参照对虾瞎眼病的防治方法。也可用弧菌灭活菌苗浸浴或口服进行预防。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