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获悉,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正在动员所有资源和兄弟单位,调集相关勘察、抢修、医疗、防污人员和设备,计划分两批次派遣8名潜水员抵达珠海终端待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泄漏点进行探摸,以确定海底管线破损大小和海底情况。
今日零时海管可泄完气
据了解,12月19日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珠海终端海底管线发生泄漏事故后,南海分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开展现场调查、飞行巡视、遥感监测、环境监测等工作。
截至21日上午8时,泄漏点气体还在泄漏,现场未发现任何溢油。根据现场观察,破裂点海域泄漏的天然气正在燃烧,火焰高约10米左右,燃烧半径6~10米,周边海面正常,目测未见油膜,未发现海洋生物及鸟类异常死亡情况。根据泄压排放量,大约需要16小时(预计22日零点左右)泄完海管残余气量。
由于安全问题,监测人员在天然气泄漏点上风口500米附近海域设置了3个监测站位,并在终端码头近岸海域设置了2个对比站位,监测水温、PH、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油类、亚硝酸盐、氨盐、硝酸盐及磷酸盐等项目。初步认为在涨潮过程中,向岸方向的潮水未受到明显影响。泄漏事故对横琴岛及三灶近岸海域基本未造成影响,但考虑到燃烧产物的沉降及海洋生物的累计效应,其影响可能具有一定的延后性,分局监测人员将持续跟进附近海域环境状况。
增派2艘船增强警戒
20日夜间至21早晨,事故现场在原有9艘船的基础上,继续增派2艘船舶增强现场警戒,确保万无一失。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正在动员所有资源和兄弟单位,调集相关勘察、抢修、医疗、防污人员和设备:分两批次派遣8名潜水员抵达珠海终端待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泄漏点进行探摸,以确定海底管线破损大小和海底情况;已安排从天津空运相关设备,对现场海域进行扫描;用于修复海管的吊舱已从惠州装船运往现场;配备足够的防毒设备和防爆测试仪,确保抢修阶段万无一失;一批溢油应急物资已抵达珠海终端,防污处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南海分局将持续跟进此次事故进展情况。